【杨嗣昌也说道:“陛下,不妨制定一些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那些能切实解决问题,推动工业发展的官员,予以嘉奖;对于像这位知府一样敷衍塞责的,严惩不贷。”】
【孙传庭点头赞同:“如此,方能激励地方官吏用心做事,确保革新政策顺利推行。”】
【朱由检思索片刻后说道:“就依诸位爱卿所言。洪爱卿,你负责拟定一套详细的地方官吏监管与考核制度,重点针对工业发展相关事务。杨爱卿,你协助洪爱卿,务必将奖惩制度制定得合理完善。孙爱卿,你负责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有阳奉阴违之人,及时奏报。”】
【三人齐声领命:“臣遵旨!”】
【处理完府衙之事后,朱由检等人继续在江南走访。-狐/恋¢文′学+ !唔+错!内?容^他们深入乡村,了解原材料供应的源头问题;与当地学者交流,探讨如何培养更多适应工业发展的人才。】
【在一个村庄里,朱由检与几位种植原材料作物的农户交谈。】
【朱由检问道:“老乡,你们种植这些作物,卖给工坊,收入如何?”】
【一位老农叹了口气说:“客官,收入倒还过得去,就是有时候这收购价格不太稳定。而且,我们也担心这销路问题,万一工坊不要了,我们这辛苦种出来的可就白费了。”】
【洪承畴听后,对朱由检说:“陛下,看来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与收购价格和销路有关。或许可以考虑由官府出面,协调工坊与农户,签订长期稳定的收购合同,保证双方利益。”】
【朱由检点头:“此计可行。这样既能让农户安心种植,又能确保工坊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杨嗣昌接着说:“陛下,对于收购价格,也可由官府进行适当调控,避免价格大幅波动,保障农户和工坊的合理利润。”】
【孙传庭也说道:“陛下,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工坊自行培养学徒,或许可以在江南设立专门的工业学堂,教授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知识,为工业发展储备更多专业人才。”】
【朱由检听着三人的建议,心中逐渐勾勒出一套完善江南工业发展的方案。】
【回到京城后,朱由检立刻召集朝中大臣,将江南之行的所见所闻以及商讨出的解决方案一一说明。】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地看着群臣:“江南工业发展乃大明革新的重要部分,如今虽有繁荣之象,但问题也不少。诸位爱卿需齐心协力,落实各项解决措施,让江南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大明的兴盛奠定坚实基础。”】
【群臣齐声应道:“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此后,在朱由检的推动下,一系列针对江南工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地方官吏监管与考核制度得以完善并严格执行,那些好大喜功、不务实的官员受到了惩处,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得到了提拔。】
【官府积极协调工坊与农户,签订了大量长期稳定的收购合同,同时合理调控收购价格,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江南各地的工业学堂也纷纷设立,为工业发展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
【随着一系列针对江南工业发展问题的政策落地实施,江南地区的工业发展不仅克服了先前的困难,更是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崭新气象。】
【几个月后,朱由检心系江南发展情况,决定再次微服前往江南查看成效。当他们一行踏入江南地界,便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道路更加宽敞平坦,运输货物的车队有序穿梭,所经之处,百姓们安居乐业,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朱由检等人走进一座城镇,只见街道整洁,店铺生意兴隆。路过一家小茶馆时,里面传来百姓们的欢声笑语和热烈讨论。】
【“哎呀,你们知道吗?自从朝廷帮忙协调,俺们和工坊签了合同,这收入稳定多了,再也不用担心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咯!”一位老农高兴地说道。】
【旁边一个年轻人接过话茬:“是啊,而且那工业学堂也办起来了,俺家小子去那儿学习,回来就能进工坊当技术师傅,工钱比以前高了好多呢!”】
【“多亏了当今陛下啊,心里一首想着咱老百姓,咱这日子是越过越好啦!”另一个人感慨地说。】
【朱由检听到这些话语,心中满是欣慰。他与洪承畴等人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透着喜悦。】
【这时,茶馆老板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朱由检一行人,热情地招呼道:“几位客官,进来喝杯茶歇歇脚吧!”】
【朱由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