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只不知是哪一路。”周阳一拉马头,面向左边。
“大帅又如何得知?”赵破奴很是诧异。一脸的不信。
“听出来的!你听,蹄声如此之响,肯定是我们的人赶着马匹前来了。”周阳非常肯定。
一语提醒了赵破奴,凝神细听之下,果然在远远传来闷雷似的声音,不用响也知道,这是不计其数的马匹在奔驰。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能有如此之多马匹奔驰,肯定是汉军了,不可能是匈奴。
对周阳的耳力之佳,赵破奴惊讶不已,这距离好远,他根本就没有听出来,要不是周阳提醒,还不知道要何时才能现。
赶着骏马向左驰去,没行多久,就见前面出现一朵巨大的乌云。正是给马蹄溅起的烟尘。
在乌云下,一面帅旗迎风招展,舒卷如画,格外美丽,上书一个斗大的“程”字。帅旗下一员虎将,身材高大,异于常人,威风凛凛,宛若天神。不是程不识还能是谁?
程不识一见周字大旗,一夹马背,疾驰而来。人还没到,远远就吼了起来,脸上带着兴奋之色,好象久别的孩子见到亲人似的欢喜。
只可惜,蹄耸如雷,把他的声浪给淹没了,没人能听清他说的是什么。
听不清没关系,还可以比利嘛,程不识的两根大拇指都快把天顶破了。那是在赞扬周阳。赞扬周阳的这一妙计。
当初,得知匈奴启用了血誓后,程不识、李广他们深知匈奴的血誓意味着什么,担心得不得了。周阳提出要再次深入大漠,他和李广很是担心,最后拗不过周阳。这才同意。后来,得知周阳要用火攻匈奴牧民,这才明白过来。
从那时开始,他就知道。这次袭击,必然是收获极丰,马匹之多会过他的想象。可是,当骏马到手时。方才知道,远远过了他最好的设想。
他最好的设想左,二有十万骏马的缴获就不错他自只弄到手的马以,压不多就有这个数了,再加上李广、周阳、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他们。这马匹何止十万之数。
程不识这一路驰来,不是驰来的,是飞来的,好象长了翅膀一般轻快。
“大帅”。程不识驰到近前,想赞扬,却是找不到赞美的言辞,只有再次坚起大拇指。
杀了那么多牧民,烧了牛羊,断了匈奴的辐重。缴获这么多的骏马,任何言语都不能赞美了。
两队合在一处。这声势更壮。程不识这才说起经过,和周阳的经历相似,匈奴热情招待这类事情,遇到的不知道有多少。
当然,这事的结论很明显:那就是汉朝在匈奴面前数十年没有抬起头,才造成这种结果。要是汉朝象如今这般,给匈奴狠揍,谅他们也不敢再有此种举动。
没行多久,公孙贺赶到。他们的收获也不三队合在一起。这马匹早过十万之数了。
等到公孙建、秦无悔他们寻着蹄声赶来汇合,这声势之雄壮,远非笔墨所能形容。此时的马匹,已经接近二十万之数了。
二十万匹骏马在大漠上奔驰,那是何等的惊天动地?不说别的,光是那蹄声,就震得人耳朵嗡嗡直响,耳膜隐隐生疼。
除了李广,其他的人都汇在一起了,众人不由得为李广担心。
以李广名将的才略,给匈奴打掉的可能性并不大,周阳他们虽是不免几分担忧,却也不是太担心。李广迟迟不来汇合,说明他的收获很丰厚。
周阳他们的猜测完全正确。等到李广赶来相会时,他赶来的骏马就有八万多匹,是这几支汉军里最多一支了。
把所有马匹加起来,没有三十万,相差也不大了。具体数字。只能等到回去后,再行清点了,这只能是粗略估计。
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收获,除了周阳谋利得好,汉军行动神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是匈奴牧民以部族为单个集中南下,往往一个甚至数个、十数全部族集中在一起,这就大为方便了汉军的行动。
若是等到他们圈定了水草地,就会象豆子一样撒野在千里草原上,那就不好收拾了。
一见李广的面,程不识埋怨起来:“飞将军,你怎么迟迟不归呀?我们可是为你担心?”
“你们都给匈奴请过客了?”李广有些不满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