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的推动下,大明与西洋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洋学者在大明学习的同时,大明的学者也踏上了西洋的土地。双方在文化、科技、艺术等诸多领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大明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对西洋文化的探索热潮。百姓们对西洋的奇闻轶事、科技发明充满好奇,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人们谈论西洋的种种。
朱由检意识到,这是一个让大明百姓开阔眼界的好机会。于是,他下令在京城举办西洋文化展览,展示西洋的科技产品、艺术作品以及风土人情。
展览当日,京城百姓纷纷前来参观。展厅内,摆放着西洋的钟表、望远镜、油画等新奇物件,引得百姓们阵阵惊叹。
一位老者看着精致的西洋钟表,感慨道:“这西洋人的手艺真是精巧,如此复杂的物件,竟能做得这般精细。”
一旁的年轻人则对望远镜充满兴趣,透过望远镜看着远处的建筑,兴奋地说:“这东西真神奇,能把那么远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
朱由检与洪承畴、杨嗣昌、孙传庭也来到了展览现场。看着百姓们好奇而兴奋的神情,朱由检说道:“此次展览,就是要让百姓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洪承畴说道:“陛下此举甚妙,百姓们增长见识后,或许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创新,为大明发展贡献力量。”
杨嗣昌补充道:“陛下,我们还可鼓励百姓与西洋学者交流,相互学习,进一步促进文化融合。”
孙传庭看着热闹的人群,提醒道:“陛下,人员交流增多,治安问题需格外注意。臣会加派人手,确保京城秩序。”
朱由检点头:“孙爱卿考虑周全。文化交流虽好,但不能以牺牲百姓的安全为代价。”
在展览现场,一些西洋学者也在为百姓们讲解这些展品的原理和用途。他们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与百姓们交流,气氛十分融洽。
一位西洋学者说道:“我们西洋有许多有趣的发明,希望能与大明的朋友们分享。同时,我们也从大明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
百姓们纷纷回应:“欢迎你们来大明,也希望你们多给我们讲讲西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