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今,皇宫
早朝上议论纷纷,是因为使团提前送来了消息,大元方面不愿意把李承泽交还给大今,理由也没说明白,只是说皇帝病了,谁都不敢私自放人,要么就等皇帝病好了,太医说估计这病一时半会好不了,让使团先回,交人的事以后再说。¨c¨m/s^x′s′.¢n_e*t~
“这分明就是不想把人还回来。”
“那个老东西到底要干什么?他抓了四殿下有什么目的?”
“没错,四殿下怎么会跑到大元去,那时候不是说在南州国的吗?”
“那这样的话,我们还出兵吗?”
“对啊,是出兵南州还是大元?”
“……”
大堂上百官你一句我一句,让李承恩也有点心烦,他确实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发生,到底为什么李承泽会一个人出现在了上元城,难道他是去上元寻找保护?又或者是和陈今有了矛盾,大家分道扬镳了?很多问题在他脑子里,一时之间想不明白。
“陛下,请拿主意,我们大军粮草已经送到边境,三十万大军也差不多集结完毕,可是目前大将军的人选还没定下来。-d_q~s?x.s`.`c`o!m!”
“你们觉得,索隆如何?”
“索隆只是京城统领,他没有领军出征的经验,会不会有点小材大用了!”
“王大人,你说句话,提议一个大将军人选。”
兵部尚书王仁甫一直没有说话,他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好像一切都和他无关,只想混吃混喝熬日子,以前可不是,老皇帝的时候手里掌握着几十万军权,手下更是能人良将无数,可惜自从李承恩夺位以后,他就孤独少言,或许只有他,真的看清当前朝局和天下形势。
王仁甫拖着好像灌了铅的脚,慢慢走到中间向李承恩施礼后说:
“老臣年迈,以前那些手下也各奔东西,实在不知有什么人才可以推荐给陛下,老夫觉得陛下刚才提议的索隆大人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哦?可是有人质疑索隆没有带兵出征的经验。”
“这个经验总是要磨练出来的,在无人可用的时候,选一个信得过之人,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还有一个方法不知当不当讲?”
“王大人请讲!”
“索隆可作为监军,大军各自领军将军都是有经验之人,他们会拟订作战计划,监军只需要选择一个更为合适的计划执行即可。~s′l-x`s~w/.!c-o.m+”
“此法甚好!就这么定了!”
“可是陛下,四殿下都不在南州,我们还要打吗?”
其他官员提出了疑问,确实是啊,一开始因为南州包庇,可是如今人都不在了,再去攻打南州的意义又是什么?
“打,为何不打?那个陈今不是还在吗?如果不是他蛊惑我那四弟,四弟那么纯品的人又怎么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何况也是时候教训一下南蛮子,他们安稳太久,都忘了自己是谁了,真的以为可以对我们大今国叫嚣。”
“陛下威武,壮我大今!”
热热闹闹的早朝就这样结束,回到御书房的李承恩心里还是有点担心,他想不明白李承泽为什么会出现在上元,而且还被抓了,这也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因为他还是怕如果这是大元和李承泽的阴谋,毕竟之前他也和张发狼狈为奸才有了现在的局面,如今张发因为此事被杀,他担心大元方面也会对他心怀不轨,大元本来就是好战的民族,如今有机会趁人之危,他不得不小心谨慎,为此,他秘密下令从大川边境调兵五万支援大元边境,这样大元边军人数已经超过十五万,就是为了防止大元趁机入侵。
南州,丰沛县
西江府的五万驻军终于抵达,将军杨守望准备在城外平原驻扎,到时候可以直接迎战,我否定了他安营的计划,让他在丰沛县后面驻扎,不要正面交锋,如果五万人和三十万人正面交锋,必败。
一开始他还犹豫,后来我把计划告诉他,他也觉得可行,就同意在县城后面驻扎,把军队隐藏起来。
为了让大家都有心理准备,我定了两天后进行一次全军的演练,这两天让大军原地休整,适应一下地势和环境。
我的计划很简单,让大今军队到了射程范围,就进行炮轰,二十几门火炮覆盖范围可以很广,在对方慌张之时,骑兵快速从两边出击,绝不恋战,只求一次过能杀敌多少就多少,在对方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出击,我们的伤亡就能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