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不同,名义上是君,要是挟大胜之势,那他的皇位岂不是更摇摇欲坠?
不过李渊很快安心了。^2\8!墈+书?枉¨ .已`发?布^最/辛!蟑!結^
因为有人举报了东宫隐瞒不报败绩,其部下另有杀良冒功,鱼肉百姓的恶行,使得那一带的反唐情绪更为高涨。
于是他可以开始耍政治手腕。
总而言之,维持好太子和秦王的平衡,以便他为君父高高在上地操弄这盘朝局大棋。
可惜李渊没能得意多久,前线便传来了如李神通在河北一般的消息,李建成败了。
可谓一颗石子落进平静湖面。
朝堂上骤然暗流涌动。
秦王府中,李二沉默如天边星子,一言不发地听着学士幕僚心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b¢o+o_k′z¨u¢n¨._c+o?m~
核心思想为怎么围绕太子的这场败仗,尽可能打击太子一党的势力,动摇东宫根基。
自然所有人的最终目标都是希望太子被废,自家秦王上位,但只是一场败仗怕是动摇不了。
最终,薛收按捺不住,拱手道:“大王以为如何?”
堂中渐渐没了声响,全部目光集中到了秦王府的主人身上。
“不如何。本王认为……或许之后还有败仗。”大多时候,要么屡战屡胜要么屡战屡败。
李二眼光更长远些,他目前已经忧心山东乃至淮南的局势了,徐圆朗也好,杜伏威也罢,估计都比他的太子兄长能干许多。·w*o*d*e_s,h!u-c/h?e+n?g,.!n*e^t\
众人目光都凝了凝。
“所以先议一议山东那边,地势地形怎样……克明,你来说一说。”李二直接点了杜如晦。
对方神情一凛,拱手后徐徐谈之。
其余几人也各若有所思,极少数眼中划过一抹复杂的情绪,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停止了对东宫的落井下石和讨伐。
因为李二并不爱听这些。
争权夺位是自家事,至少得平了外患后再议,目前他们谋划地再好,也敌不过君臣名分。
太子是半君啊。
李二料事如神,之后山东那边的局势宛若当初的并州般,唐军节节败退,战线一日日地西移。
就连隔壁的邻居河北都再度有了骚动,这着实让李渊头大无比,因为他本来想调李道玄李世绩的兵马去救援。
但这会来看,肯定不行。
河北和山东比,李渊还是认为河北更要紧些,一点点地消化,而不是囫囵吞枣。
朝堂上有人提议秦王挂帅,但李二主动辞了。
李渊对此不置可否,脸色说不上难看,但也好看不起来。
没有悬念地,等到秋日另一路支援的唐军被徐圆朗狙击回来后,李渊召回了丢人现眼快半年的太子。
明洛从小报上看到了这个消息,陷入久久的凝神沉默,这其实是一个废太子的好时机。
如果李渊愿意废的话。
等秦王立了功,借此机会换一换彼此名分,重新确立储君,是不是玄武门就能避免呢?
“师傅,你不会随军吧?”
若姚含笑问她,声音里却夹杂着一丝紧张。
“不会。”
这次明洛说什么都不去自找苦吃了,上回随军的伤疤到现在都历历在目,虽然淡了很多。
“可惜奴腿脚不好,不然上回就跟着去了。”若姚一直觉得可惜,她有心去外面瞧一瞧。
“不是什么好去处。”明洛微微叹气。
“医师,到六月底的账目好了。”若姚是来交账本的,只是瞄到了小报上的头版头条。
没有危言耸听的醒目标题,就是很平淡地陈述了,太子即将回长安,山东城池得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