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s*w+.!c-o′m,
敌人的敌人,其实就是潜在盟友,这个道理,老狐狸比谁都懂。大明中华王朝,大西派在文官系统里,肯定是扛把子的存在,领头羊。江南人,降臣光头文臣,很自然的,就成了这帮大西派的打击对象。于是乎,这个卢老头,也不出意外,肯定要支持金光的观点。当然了,这个老狐狸,说话比较有技巧,不会态度鲜明的大声支持,毕竟金光出身天助兵。但是,已经说的很透彻了,尊王攘夷,金光的策略,有助于大明在缅甸的统治。毕竟,当年的六国秦始皇,汉初的汉武帝,都是采用这种铁腕强迁手段。“呵呵”龙座上的朱皇帝,听到这里,呵呵一笑,脸色已经缓和了不少。再看了看,不再言语的卢若腾,心中更是坚信不疑了,点头大声夸赞道:“卢尚书,说得好”“学识渊博,老成谋国,一点就透”“秦汉时期啊,太久远了,你不说出来,朕是想不到的”“金侍郎,继续吧”没错的,看金光的意思,还意犹未尽啊,应该还有什么想法,没有说完的。同样,这个老辣的卢若腾,侧身站着,是不想再说话了,沉默是金的老狐狸。这就是朱皇帝,找到江南人,拉到朝廷里,给予高官厚禄的原因之一。关键的时候,这帮非大西南派系的人,就会不约而同的站在一起,抱团取暖,共同对抗大西系文臣。如此下来,坐在龙座上的朱皇帝,就可以维持朝局平衡,少操心忧心,战略选择也更多。“咳咳”歇的差不多了,缓过内气的金光,轻咳两声,重重的点了点头,表情严肃的说道:“回禀陛下”“卢尚书说的没错”“缅甸太大了,人口太多又复杂,前后又反复不断”“老臣就是借鉴秦汉时期的国策,尊王攘夷,底定缅甸,长治久安”、、、说到这里,他还特意停了一下,侧身对着卢若腾的方向,微笑着抱拳行礼,以示感激。没错的,非常难得啊,头顶卤蛋的他,竟然有人开口支持了,必须感谢一下。当然了,江南人是否领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金光的做派,本就是做给大西南人看的。果不其然,不远处的卢老头,更是老辣精明,直接低头装死,当做没看见。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想拉谁下水,能站出来开口点评几句,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回禀陛下”“中缅甸,大小几十个城,就是本朝迁徙的目标”“这些地方,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富户地主不少,如果不迁走一部分,将来更难管理”“同理,这些地方的缅人,家底应该都不错”“移民的时候,肯定会带上自己的家当,金银细软,沿途的米粮消耗,就不会缺了”“至于,那些空出来的田产,房产,或是其他固定家产”“老臣的意思,当地的官府,可给出一定的补偿,全部收为国有”“将来的某一天,朝廷从中原,移民缅甸的时候,再重新发放下去,分给汉人子民”“当然了,最好的办法,还是发给军队,用于赏赐那些,有战功的将士,加强朝廷军队的凝聚力”“如此下来,就是一举数得”“那些移民的缅人,得到一些补偿,能带走更多的钱粮和家资,方便在四川安家入户”“同样,中央朝廷,当地的官府官吏,甚至是军队,也不会吃亏,都是收获满满”、、、是的,移民上百万人口,十几二十万户,还是反向移民,涉及到方方面面啊。这就是为何,刚才的时候,程大炮能喷的原因,牵扯的事情太多了,一不小心就搞出大事来。缅甸行省,大明攻下来,也就是半年多时间,当然了,中上层清理的差不多了。但是,有300多万人口,需要在里面,选出100万人,全部反向迁徙到四川各州府。如何挑选缅甸移民,如何减少缅人的损失,避免更多的抵触情绪,也能减少移民的风险问题。同样,迁徙过程中,路线安排,军队押送,沿途的补给等等。老辣狠毒的金光,胆敢提出来,肯定也是想好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是的,迁徙中缅甸的缅人,本就是有点家底的,只要带上了钱粮,肯定就饿不死。至于这帮缅人,留下的固定家产,金光也就是提一嘴,让本地官府补贴补偿一些。但是,实际的迁徙过程中,肯定也是不存在的,否则派出军队干啥啊。之所以提出来,就是不想朱皇帝为难,给朱皇帝披上仁义的名声,以免被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