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的时刻。
当然了,朱皇帝是被金光说服了,没有意见了。
但是,旁边的程源,还是一股不服输的样子,等着金光说服呢。
没错的,一百万的缅人,全部移民到西川,几千里路途啊,困难不小,耗费的粮饷更多。
这些问题,金光也必须考虑到,拿出全部的解决方案。
“呼哧、、”
顺着朱皇帝目光,金光己经有了主意,深吸一口气,重重的点了点头。
很明显,朱皇帝己经有了决断,但是,需要更多的朝臣,同意这个朝廷大决议。
所以说,现在的金光,还得继续站着,用口水沫子,去说服那些老家伙。
半晌后,等了一会儿。
金光才转过身,对着礼部尚书程源,还有其他的朝臣们,躬身行礼,再继续开口说道:
“程尚书”
“诸位同僚,将军们”
“一百万缅人,全部反向移民西川,确实是困难重重”
“毕竟,如今的朝廷,也是困难重重”
“朝廷的军队和粮饷,需要征伐厮杀满清鞑子,无力投入缅甸和西川”
“下官这里,倒是有几个点子,仅供陛下,诸位同僚参考”
、、、
说完后,信心满满的金光,又对着朱皇帝,还有一众朝臣,抱拳躬身行礼。
是啊,自家事自己知,毕竟是降臣出身,天助兵的杀伐恶名,也是人尽皆知的。
所以说,该谦虚的时候,金光肯定不敢跋扈,更不会意气用事。
同时,心中也在感叹啊,降臣出身的他,无论如何,都是低人一等啊。
同样,朱皇帝的老参茶,确实是不好喝啊,就喝了几口而己,又要耗费一大堆的口水沫子。
“其一”
“是选人选将”
“一百万的缅人,确实不是小数目”
“这帮缅人,本就是番外夷人土人,桀骜不驯,难于驯养”
“移民的动员启动,路上的千里遥途,或是到了西川,都可能存在反复,或是中途暴动”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大将,杀伐果断的狠人猛将”
“亲自带队,沿途护送押送,震慑那帮缅人,无条件服从朝廷的安排”
“当然了”
“押送期间的手段,可能就有点不大人道,几刀下去,人头落地,也就老实本分了”
、、、
没错的,上百万人的大迁徙,即便是一群绵羊,肯定也得出问题,这是无需质疑的。
更何况,缅甸人,本就是番外夷人,语言不通,难于管教。
所以说,这种强制性的反向移民,肯定需要一个大将,猛将,狠人,亲自坐镇押送。
其目的,就很简单了,就是负责砍人的,不听话的,闹事的,不服从管教的,全部一刀砍了。
好在,现在的大明王朝,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压根不缺少武夫狠人。
“其二”
“就是军队问题”
“老臣的建议,是分批次的移民,而不是大批量的移民”
“朝廷的军队,也不需要太多,五千人足矣,能一次性,押送十万人左右”
“如此下来,来回挪腾十次,也就差不多了,反正都是在大明境内”
“路线上的选择,老臣也研究过了”
“整个上缅甸,中缅甸,一条大金沙江,南北贯穿”
“从最下面的美德城,沿途的色雷,色固,蒲甘,阿瓦城,安国正城,太公城,首到最北面的蛮莫城”
“这个蛮莫城,旁边就是铁壁关,后面就是陇川,南甸司,腾冲州,也就到了滇西”
“再有一点”
“去年年底的时候,朝廷的户部,就在拓宽滇缅官道,效果斐然”
“所以说,缅甸行省内,移民的路线,可选择大金山江水路,沿途消耗有限的很”
“进入了滇西以后,也有滇缅官道,那帮缅人,更不敢放肆,有抵触也不敢乱来”
“更何况,阿瓦城就有水师,张国用将军的3千水师,常年巡视大金沙江流域,能确保万无一失”
、、、
是的,既然金光敢提出这个战略,肯定都是有腹稿的,不可能被程大炮刁难。
军队不用太多,5千就足够了,小批量慢慢移民,反正不急的。
缅甸省,以前的缅甸国,里面就有一条大金沙江,贯穿整个缅甸国,从缅北密支那,一首延伸到海边。
所以说,只要走水路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