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得像气球,皮肤也变得粗糙不堪,筋骨不利索,严重的还会肿成“包子脸”,背后还长出个痈来,疼得人直哼哼。
对于“太阳司天”带来的心火旺盛,我们可以按摩心包经上的“内关穴”,这个穴位就像是心灵的开关,轻轻一按,就能让烦躁的心情平复下来。再配上一杯清热的菊花茶,简直是夏日里的清凉小确幸。
说完太阳大爷的热闹,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位大佬——厥阴风木。这家伙一上场,那就是“风起云涌”的节奏。它带着一股子不可一世的劲儿,从天上呼啸而来,直接影响了咱们的脾胃大哥。脾胃大哥一看,风这么大,赶紧往上顶,生怕自己被吹跑了。结果呢,这土就堆得老高,一片黄澄澄的,看起来挺肥沃,实则暗藏危机。
水元素一看不对劲,赶紧撤退,生怕被这股子风气给卷跑了。这下可好,水灾变成了旱灾,河流湖泊都干了,土地干裂得像老树皮。人体呢,也跟着遭殃,体重莫名增加,肌肉开始萎缩,吃东西没胃口,嘴巴里还老觉得不对劲。风在天地间肆意游荡,云彩被吹得七零八落,人走在路上都得眯着眼,生怕被风沙迷了眼,耳朵里还嗡嗡作响,像是住进了一群小蜜蜂。
更有趣的是,当火气也加入这场混战,那简直是热上加热,烤得大地都快冒烟了。动物们纷纷提前结束冬眠,出来找水喝;河流即便在冬天也不结冰,仿佛在说:“这天气,我也是醉了!”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来得那么突然,仿佛是大自然在跟我们玩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游戏。
对于“厥阴司天”引起的脾胃不适,我们可以尝试艾灸“足三里穴”,这个穴位被誉为“长寿穴”,能够温中散寒,健脾和胃,让你的脾胃重新焕发生机。同时,饮食上也要注意清淡,多吃一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让身体由内而外散发出健康的气息。
如果天空有个总导演,每年还换班,今年轮到了“少阴”这位大佬来掌舵,天气可就热闹了!少阴这家伙,一来就带着一股子热腾腾的“热气”,直接从天上降临人间,仿佛开了个大号的暖气机。这下子,地上的小伙伴们,特别是咱们的肺脏,可就得忙着应对了。
肺脏啊,它本是个清高的主儿,喜欢凉爽的环境,结果现在被这股子热气一撩拨,嘿,它也不甘示弱,直接“上从”起来,跟那热气玩起了对抗游戏。这一对抗可好,白色的雾气(代表金属性的气息,也就是肺气的象征)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就像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看,这就是金的力量!”
不过,别光顾着看风景,这变化对自然界和咱们人体可都是不小的考验。草木们首先遭殃,不是枯黄就是生病,仿佛在说:“热死我了,水呢?水呢?”而咱们人呢,也开始出现各种不适:喘啊、呕啊、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就像是在玩体温过山车;还有那喷嚏、流鼻涕、流鼻血,鼻子堵得跟个猪八戒似的,难受极了。更夸张的是,如果这热气太过嚣张,还会引发大面积的“大暑流行”,热得跟烤炉似的,人走在街上都能听见“滋滋”作响,好像连石头都要被烤化了,真是“金烁石流”,场面堪比科幻大片!
但别急,好戏还在后头呢!虽然天空上热得不行,但地面却渐渐变得干燥而清新,仿佛是大自然在自我调节,一阵阵凉爽的风(咱们就叫它“凄沧风”吧,听起来就很有诗意)频繁造访,让人暂时忘却了头顶的烈日。不过,这风也不是省油的灯,它一来,有的人就开始感觉胁部隐隐作痛,还老爱长叹一口气,仿佛能借此把胸中的郁闷都吐出来。这就是“肃杀之气”开始发威了,连草木都感受到了这股力量,纷纷开始换季换装,展现出了秋天特有的风姿。
说到这里,咱们不妨来点实际的,聊聊怎么应对这“少阴司天”带来的种种不适。首先,得学会“顺天而行”,饮食上多吃些清热润肺的食物,比如雪梨、百合、银耳这些白色系的美食,它们就像是肺脏的小保镖,能帮咱们抵挡热气的侵袭。经常按揉“太渊穴”(位于手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这可是肺经的原穴,按一按,就相当于给肺脏做了个spa,舒缓又解乏。
至于方剂嘛,咱们可以来个“清肺润燥饮”的diy教程:取桑叶10克(清肺热)、百合15克(润肺止咳)、麦冬10克(养阴生津)、甘草5克(调和诸药),加水煮沸后小火慢炖20分钟,一杯清甜可口的润肺茶就出炉了。喝上一口,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起来,仿佛连呼吸都变得更加顺畅了呢!
咱们再来聊聊脉象。在“少阴司天”的时候,如果感觉身体不适,不妨自己摸摸脉,看看有啥变化。虽然这里不能手把手教你摸脉,但简单来说,如果脉象偏浮数(就是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