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帝一听,眼睛亮了:“哟呵,这么神奇?那‘观其冥冥’又是啥意思?听起来挺神秘的。”

岐伯笑了:“这‘观其冥冥’,说的就是那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咱们中医高手心里门儿清的事儿。就像你身体里的气血运行,有时候它不直接表现在脸上或手上,但咱们医生就能通过感受天气的冷暖、月亮的盈亏,还有四季气的变化,综合起来判断,提前给你调理好。这就像侦探破案,线索都在细节里,咱们得用心去感受,去琢磨。”

黄帝点头如捣蒜:“对对对,就像破案一样,得细心,得有洞察力。那‘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又怎么讲?”

岐伯解释道:“这就是咱们中医的精髓了,不仅要能治当下的病,还得能预见未来的变化,把这套理论和方法传承下去,让后世子孙也能受益。这就是为什么咱们中医高手之间,有那么一点点不同凡响的地方。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又追问:“那‘虚邪’、‘正邪’又是啥玩意儿?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

岐伯哈哈一笑:“陛下,您这想象力真丰富。不过,这‘虚邪’啊,指的是自然界中那些趁虚而入的邪气,就像小偷趁着月黑风高来偷东西一样。而‘正邪’呢,则是说咱们身体在劳累出汗、毛孔大开的时候,不小心遇到了不正之风,虽然感觉上没那么强烈,但对身体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这时候,就得靠咱们上工,也就是顶级医生出手了。”

黄帝好奇地问:“上工怎么出手?难道有什么独门绝技?”

岐伯神秘一笑:“那必须的!上工啊,他们能在疾病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通过观察‘三部九候’——也就是咱们身体的各种脉象和体征,来判断病情,然后提前干预,把病扼杀在摇篮里。这就叫‘救其萌牙’。而下工呢,就只能等病情严重了,再去手忙脚乱地治疗,那时候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黄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看来咱们中医不仅是治病,更是防病于未然啊。那‘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这又是什么意思?”

岐伯解释道:“这就是说要精准定位病灶,通过详细诊断‘三部九候’的脉象变化,找到病根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就像守住了敌人的门户一样,让病邪无处可逃。这样,即使病邪再狡猾,也逃不过咱们中医的火眼金睛。”

黄帝听完,连连称赞:“老岐啊,你这套理论真是博大精深,既接地气又充满智慧。我得好好学学,让咱们的子民都能享受到中医的福祉。”

黄帝陛下这时又皱着眉头,一脸困惑地说:“我听说补泻疗法,但总感觉摸不着门道,心里没底儿。”这时候,岐伯老师就像那春风化雨,慢悠悠地解释道:“陛下,这泻法啊,得讲究个‘方’字诀。啥是‘方’呢?就是得挑对时机,好比说,气儿正旺的时候,月亮圆满之夜,天气暖和的日子,身体状态刚稳定那会儿。然后,趁着人吸气的时候下针,再等到他再次吸气时转动针尖,呼气时缓缓拔针。这样,邪气就随着气的流动被赶跑了,这就是泻法的精髓所在——‘泻必用方’,顺着气的性子走嘛!”

接着,岐伯老师又笑眯眯地说起了补法:“至于补法嘛,得用个‘圆’字诀。为啥是圆呢?因为圆代表流转不息,就像咱们体内的气血得流动起来才有活力。补针的时候,得精准地扎到血脉上,然后在人吸气的时候轻轻提针,帮助气血更好地循环。所以说,‘补必用员’,圆融之道,补身之妙也。”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连忙追问:“嘿,这圆啊方的,听起来挺玄乎,其实不就是个下针拔针的讲究嘛?但您老是不是忘了点什么?这养生啊,可不只是扎针那么简单吧?”

岐伯老师哈哈一笑,摆摆手说:“陛下所言极是,但您可知,这圆方之间,藏着的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要想真正养生,得先看透人的形与神。形嘛,就是咱们这肉身皮囊,胖瘦高矮,各不相同;神呢,则是那股子精气神儿,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咱们眼睛一亮,心头一暖。”

黄帝来了兴趣,赶紧追问:“那具体啥是形,啥是神呢?您可得给我好好说道说道。”

岐伯老师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形啊,就像是咱们眼前的这盘棋局,看似一目了然,实则错综复杂。你问病人哪里不舒服,得从经络上找答案,好像答案就在眼前,但真去按一按,又感觉摸不准,这就是形的奥秘。它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得用心去感受。”

“至于神嘛,”岐伯老师话锋一转,变得神秘莫测起来,“神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耳朵听不见,眼睛却能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