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
“还有甚么旁的章程没有?一并都给咱说来听听,咱心里也好有个数。”
陆知白闻言,立刻躬身应道:“父皇圣明。”
“儿臣以为,这兀良哈部既然是真心实意来投靠咱大明,那对他们的安置,也必须得妥帖周全,才能显出我大明的气度。”
朱元璋捻着胡须,眉毛轻轻一挑。
“哦?”
“怎么个妥帖周全法?你说说看。”
陆知白抬起头,目光清亮,语气沉稳。
“父皇明鉴,这兀良哈部,可不是那些不成气候的小部落能比的。”
“他们占据的那块地,岭东,水草丰美得很,向来都有‘蒙古之谷仓’的说法。”
“历代蒙古的大汗,就没一个敢小瞧那地方的。”
“而且,他们部众虽然也说蒙古话,但风俗习惯上,跟别的蒙古部落不大一样。”
“寻常的蒙古部落,只晓得放马牧羊,逐水草而居。”
“但这兀良哈部,他们还懂些农耕稼穑的门道。”
朱元璋闻言,缓缓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
“嗯,这事咱也晓得。”
“这是个好消息,既然他们懂得种地,那往后管束起来,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陆知白顺势接话,声音透着一股成竹在胸的意味。
“父皇所言极是,圣明无过如此。”
“因此,儿臣斗胆向父皇建言,对于兀良哈部的安置,绝对不能因为他们眼下一时归顺,就掉以轻心,以为万事大吉了……”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脑中念头飞转——
大明开国初期,对付那些投降的蒙古部落,很多时候就是安置不妥当。
只是简单地羁縻笼络,没能让他们真正从心底里归附,也没能消磨掉他们骨子里的旧习气。
日子一长,人心就容易变。
到时候再生出什么事端,又反叛了,那不是白白给边境添乱,靡费钱粮兵力吗?
这兀良哈,历史上就不是个安分的主儿,要是处置得不好,今天降了,明天就能反咬一口。
这次机会难得,绝不能再犯历史上的老毛病,白白浪费了这大好局面!
……
喜欢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