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672章 那小狗东西有的是钱

第672章 那小狗东西有的是钱

武英殿。

朱元璋坐在御案前,手中捧着通政司刚呈上的请愿书。

“国子监生刘文焕谨奏...”

“学生闻教化之道,如春风润物...”

老朱粗粝的指尖,抚过纸上工整的小楷,字迹端正清秀,却自有风骨。

这封为同窗张显鸣冤的请愿书,竟无半句过激之言,反倒言辞委婉,又重论述,并无长篇大论。

“国子监月课七次、季考三次...监生晨起寅时,夜读至子初...”

“非学生畏苦...然弦紧易断,人劳易竭...”

至于张显的情况,也是着重其人,而非宋讷。

既陈述张显“性本纯良,勤学不辍”,又详述其“家贫母老,鬻产供读”。

至于违背监规,则是“私藏格物笔记,实为求知心切”。

提及自缢一事时,只写“不幸殒身”。

“......同窗二十七人联名具保,张显绝非悖逆之徒。其私藏科学院笔记,实为贴补膏火之资,请正其名......”

朱元璋轻哼一声。

这刘文焕倒是有分寸,极其委婉。

既表明了冤情,又不失读书人的体统。

“祭酒夙夜在公,其心可鉴,惟法或有偏颇...非敢妄议师长,违拗师道...”

殿外传来脚步声,太子朱标捧着几本奏章进来,见父皇正在细看那封请愿书,便也看了几眼。

很快便看到,末尾还特意写上“伏乞陛下体察生员苦楚,非敢妄议监规”。

朱标评价道:“这学生看着,是个沉稳谨慎的,却也不失义气。”

“嗯。”朱元璋将请愿书搁在案头,“比那些动不动就血书联名的强。”

他又抽出一本册子。

是宋讷的请罪奏章。

“臣宋讷诚惶诚恐...”

老朱轻哼一声。

这老学究的请罪折子写得西平八稳,字里行间却仍透着倔强。

说什么“严管励学乃为国储才,一日不敢忘陛下期许”,又道“窗棂自缢实属执拗”。

“好一个执拗。”朱元璋将奏本往案上一拍,震得茶盏叮当作响。

侍立一旁的太子朱标轻声道:“宋祭酒毕竟己年过七旬,仍兢兢业业,其行可嘉...”

“咱不是怪他严。”朱元璋起身踱到窗前,负手而立,望着国子监方向,“是怪他蠢!”

朱标微微眯起眼睛,轻轻叹息一声:

“父皇对国子监生要求严格,却也从来没少恩典。”

在宋讷主导下,国子监确实规矩严格。然而每年,甚至每个季度,监生都没少领朝廷的恩赏。

朱元璋的指节敲在窗棂上,震落几滴雨水:

“一味的严,把读书人逼到窗框上吊脖子,这怎么都说不过去吧。亏得他敢作敢当,据实以奏……”

他可以默许严格管教,但闹出人命,引起舆情,就触及底线了。

朱标道:“宋祭酒虽然严格,却也算以身作则,严守监规。”

“最蠢的是...”朱元璋点着头,却又冷笑,“他但凡懂点手段,就该知道要收拾那几个刺儿头,多的是不见血的法子……”

说着说着,他又想起了科学院那边。

于是颇有感慨:“相比之下,驸马竟然给科举班的学生炖参汤喝……

他倒是舍得下本钱,会邀买人心,这下谁不死心塌地啊?”

话虽如此,老朱眼中却闪过一丝赞赏。

朱标笑道:“儿臣倒是听闻,科举班招收的大多是些穷秀才,面黄肌瘦的,要先补补身子。

或者说,为了应对将来的科举,他也是想尽办法了,要从方方面面来拔高……”

朱元璋哼哼两声:“总之那小狗东西有的是钱,咱也不管他。”

反正没走国库。

国子监的监规里,就包括不得议论饮食,不得跑去后厨,那也就是说……

伙食实在不咋样。

因此,当科学院的三餐食谱流传出来,许多国子监学生犹如掉进了醋缸里。

然而羡慕不来。

人家用的是专利成果转化,再加上商贾捐赠,没用国库一分一毫。

国子监学生也只能安慰自己,好好读书,考上进士,然后做官……

朱元璋又转回龙椅上坐下,抬眼望向朱标:“标儿,此事,你以为当如何处置?”

朱标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儿臣以为,可分三步走。”

“其一,宋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