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徐施畚此人的想法,大家确实不怎么能够理解。!s¨a!n¨y¢e\w\u-./o/r·g-
讨厌元朝朝廷对汉人的歧视,愤恨汉人不得重用?这太正常了,太正确了,一点问题都没有!
任谁被这么歧视能高兴,能不心生不满?
不过,有些人可能无动于衷,只要自己能够上位,那剩下的都不重要;有些人可能还想要改变这个整体的局面,为其他同样的人也做一点什么。
不知道这个徐施畚到底是哪一种,但如果只说他对此心生不满和怨恨,那没人觉得有问题。
但,你心里面觉得不满,觉得愤恨,于是就要主动为元顺帝出谋划策,弄死这个孛罗帖木儿?图什么?弄死孛罗帖木儿就能改变现状吗?
不能吧?
要是想要改变现状,那就像是这上面说的那样,最好的、其实也是最正确的唯一一条路,就是去找起义军,别管是哪一支起义军,总归得先是起义军,去投奔他们,为他们效力,和他们共同作战,等到有朝一日覆灭这蒙古人的元朝,建立汉人的王朝……
这样一来,汉人才能不再这么受歧视。
就算还有歧视,那也就是汉人内部的事情了,可能因为出身不好、可能因为长相不佳,但至少不是因为“汉人”这个身份而受到歧视。+第-一,看*书^网? !免?费\阅¢读!
要说在元朝内部搅风搅雨行不行?不能说一定完全不行,但是效果着实有限的很。
这又不是元朝刚刚建立不久,国势鼎盛的时候,那个时候,想要在民间起义反抗,想要推翻元朝朝廷,实在是难,看不见出路的那种难;但是现在,元朝朝廷早就摇摇欲坠了,就差临门一脚——这个时候,想要改变现状,不投奔起义军,还等什么?
“也可能,他是打算依旧在元朝朝廷里面做官,所以才为元顺帝出谋划策……”有人猜测,“这样的话,这么做就很有用了,要是让元顺帝觉得高兴了,那他也不是不能身居高位,那太平不久原本是个汉人吗?”
这个猜测不无道理。
如果徐施畚真的是认认真真谋划这件事情的话,那他可能还真就是为着这个去的——对汉人不受重用不满,那只要受到重用不就好了嘛。
这样一来,他本人至少能够迎来不一样的局面,至于说其他汉人……这也没说他想要帮助所有的汉人呐!
“但是说不定他会是最后那种情况呢?”还有人放开枷锁,大胆畅想起来。
最后的那种情况——徐施畚对现状不满,对元朝朝廷歧视汉人不满,于是,他心里面其实根本不忠于元顺帝和元朝,而是另有打算。′我/的*书,城¢ ?免/费*阅,读!因此,他看准了现在元朝内斗的情况,参与进来,想要鼓动元顺帝弄死孛罗帖木儿……
这样一来,元朝内部的动荡加剧,更加混乱,同时,还能弄死孛罗帖木儿这个镇压起义军的重要力量,他死了之后,他手下的军队也必将会四分五裂,不成气候……
这样算下来,一箭都不是三雕,而是不知道多少雕了!
“真的是这样吗?”虽然这个畅想非常美好,但是敢相信的人还真没几个。
毕竟,这种畅想着实有些惊人。
要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徐施畚此人,岂不就是那等绝对的谋虑深远、又忍辱负重在元朝朝廷内部谋划的大功臣?
这样的人,天底下能有几个?徐施畚能是其中之一吗?
【至正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早朝时分,孛罗帖木儿毫无所觉地入宫。不过这个时候,他没什么破绽,和尚等人也没有机会发动刺杀;但在早朝之后,他从老的沙口中得知了前线获胜的消息,于是便打算前去延春阁向元顺帝汇报这个好消息。】
【元朝在大都的皇宫,主要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面主要是前朝,以大明殿为主体;北面是后宫,以延春阁为主体,一说是皇后居所,一说是皇帝寝宫,但总之,这个时候,元顺帝就是在延春阁。】
【而他们的刺杀计划,其实原本也就是布置在延春阁附近。】
【按照计划,在徐施畚选出来的六人中,他又挑选了特别骁勇且善于用刀的人,让他们带上刀具,藏在宽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