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宁虽然嘴上说得无所谓。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siluxsw.org
心里却一点都没敢怠慢。
朱安宁的命也是命啊!
其实他也不知道现在事件发酵到了什么地步。
他纯粹是危机感应器响应了而已。
当然你要问他后悔的话,他肯定是说不后悔的。
干他妈的人家都飞龙骑脸了,你还凑腚上去给人射是吧……
抖m都干不出这事……
因为是急召的缘故。
太监和亲卫,亲自帮他开路,是一路疾驰冲向皇宫。
太阳还有余晖。
沿途的百姓正准备归家。
不少人是看清了,这骑马的人正是朱安宁,随后自然是驻足,然后爆发一阵又一阵的议论声。
朱安宁干了什么,应天府的百姓们都清楚。
而现在……他这个时辰了还要进城。
那就只能是皇宫了啊!
群众们开始纷纷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从陛下是叫朱安宁去领赏的,说他打得好,到朱安宁马上就要被砍头的说法,都有。
主打一个不仅二象,还多元……
而消息更灵通点的人,基本都是倾向罚。
“还领赏,指不定是领个狗头铡!翰林院知道吧,那些大儒,听完朱安宁打人的事情后,都炸毛了,直接浩浩荡荡往宫里请命去了!”
“请什么命?”
“请朱爷的命啊……”
“哟,你都叫上朱爷了?那是你能叫的?”
“嘁,我家娃儿就在永乐庄乡学,怎么,羡慕啊?”
“还真羡慕……”
一路上,群众们议论纷纷。
而他们所说的请命团。
其实现在已经到了皇宫门口。
跪在外面总是不妥。朱元璋放了他们进到大殿外面跪。
“臣等翰林院众学士,昧死以闻,伏惟陛下圣德配天,御极以来,礼士恤民,开万世太平之基。然今有詹事府詹事朱安宁者,恃宠而骄,祸乱朝纲,臣等痛心疾首,不得不冒死劾奏!其罪一曰:罗织构陷,指良为谍。江南士子,皆陛下赤子,寒窗十载,诵圣贤之书,怀报国之志。朱安宁无凭无据,以“细作”之名,械系二十余人,鞭笞流血,辱及斯文!《尚书》云: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彼獠不查实据,不禀刑部,私刑拷掠,岂非视《大明律》如敝履,以陛下仁德为虚文?其罪二曰:越俎代庖,坏朝廷法度。詹事府之职,在辅弼储君,非提点刑狱也!朱安宁僭越职司,擅捕士民,送应天府衙,置三法司于何地?昔汉宣帝有言:庶民安则国本固。今此獠以鹰犬之爪,荼毒士心,江南学子惊惧,道路以目,长此以往,谁复敢言忠义?其罪三曰:残虐士人,动摇国本。士为国之魂魄,学为政之根基。朱安宁暴行,非但辱及书生,实毁陛下三十年养士之功!昔宋太祖立誓不杀士大夫,故两宋文脉昌隆,今此獠效法蒙元苛政,岂欲令天下人谓我大明重武轻文,酷烈胜胡耶?”
领头的陈复在殿外大喊。
殿内的人,其实不用听也知道他说了什么,
因为声讨朱安宁的檄文……已经送到了老朱的案台上。
老朱看完就直接甩地上让宋濂等人捡起来看了……
别的不说,这陈复能在翰林院呆那么久,还是有点功底的……
起码檄文就写得很好。
朱安宁的罪状那是说得头头是道……列得一清二楚!
“呵,翰林院在外面唱歌了啊!”朱元璋冷笑一声,然后对身边的太监问了句:“御史台呢?御史台怎么没来陪唱?啊?”
这一声质问,让太监都有点冒冷汗。
但是能陪在朱元璋身边的,即是太监,其实也是朱元璋的耳目。
他赶忙过去,在老朱耳边回答了这个问题:“陛下,御史台,没出来人,只有翰林院的人基本都来了。”
“御史台……安然……哼……”
朱元璋又是一声冷哼。
这下不仅是太监冒冷汗了,下面看完檄文的宋濂李善长还有刘伯温都在那有些紧张。
这翰林院的人……罗列罪证真就是全往死罪那里列啊……
李善长和刘伯温是不由得看向了宋濂。
宋濂满脑袋的汗,擦都擦不干净。
他之前是翰林院翰林学士承旨,说白了就是翰林之长。
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