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是,不放也不是。
最后,他残存的理智告诉他,赶紧上报,顺便让人把消息散出去,才是正道。
他一个府尹,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也很容易被各种问题解决。
他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都是这般再见的。
……
中央大街两边,沿着城墙排开,便是明朝的各个官署。
翰林院还有御史台的官们也不例外。
这两个官署的人都有个很类似的情况,那就是品级不高。
但是,却也没有人真的敢小看他们。
御史台是言官,这个很好理解。
翰林院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当代儒学的大方向。
本来翰林院是好些年没有冒头了,因为老朱停了科举好一段时间。
而随着最近风向的变化。
科举再开的消息确定。
重阳登高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
在读书人云集应天府的当下。
翰林院的一举一动都变得微妙了起来。
须知道,能在里面的都是被认可的读书人。
那就是学士和大学士们。
他们本就是各地挑选上来的,或是举荐,或是原本就有很大的名气。
若是有个读书人关系网具象化体现的话。
他们便是这张网最终通向的绳结处。
用人话来讲便是。
这天下的读书人,攀个几层,多多少少都和他们有点关系。
他们也自诩自己是天底下读书人的头。
“陈复,江南欧阳伦,不是你弟弟教出来的么?”
几个翰林院的学士,在那铁青着脸。
看着,是已经听到了外面的消息。
“我乡里也有好几个书生,被那朱安宁抓到应天府衙那去了……”
“里面还有我族里的子弟!!!”
自诩文化人,他们克制住了骂娘的冲动。
但是面部表情,却是少不了有点扭曲。
“朱詹事是欺人太甚啊!”
“詹事府,与我翰林院,原本是辅佐陛下教导太子的同僚!这些年我等忙着著书修史,是少担了些责,未曾想到,如今的詹事府詹事,居然是如此荒唐的人!!!今儿老夫豁出去,也要去参这朱詹事一本了!!!”
“工部出身的詹事,本就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