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应天府,很是平和。
或者说,经过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后,是难得的平和。毛骧的死,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因为,现在大家都被另外一件事情所吸引。
开科举了!
这事终于定下来了!
时隔多年的科举,定了来了。
有人知道消息晚,有人知道消息早。
而应天府的这些百姓,自然是最早的一批。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已经放话了。
今年重阳,国子监开放,大家皆可以去登高望远。
开科考,重阳开国子监。傻子都知道,二者之间肯定有联系。
离应天府近些的那些地方文人,早就行动了起来,上京城!搏个名气!
而当他们行动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好些地方已经修好了道路,要比平日好走不少,马夫们都说,是托了朱安宁朱侍郎的光。
那朱侍郎是谁啊,写石头吟,写桃花庵歌的那位大人呗。
莫名其妙的,朱安宁的又小火了一把……
当然,现在正在走街串巷的朱安宁是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他也不想管。
甚至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能不念我朱爷的名字那更好……
应天府内好些百姓,是看着穿着飞鱼服的朱安宁窜进了好些老商铺里,连一些食肆和茶馆也没有放过。
有人说他作为工部侍郎,是在看各地的营造有没问题。
也有人说他是在和店家们谈生意。
总之,众说纷纭,那些被朱安宁上门的店家,也是三缄其口,说什么也不透露和朱安宁谈论的内容。
就这样,城里的百姓看着朱安宁窜来窜去,差不多跑完了应天府的大部分商户。
除了秦淮河边那些。
其实有人看到过朱安宁站在那里看了很久。
最后好像是嘟囔什么,这个影响不太好,灰色产业还是不要放到台面上……哎怎么都当侍郎了都没人请我喝花酒呢?难不成是侍郎官还是太低了?之类的话语。
总而言之,大伙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但是总归,应该是做好事吧。
反正应天府的人,现在都对这个【朱】姓男子,有莫名的滤镜。
朱大人做的,一定没有错!
午时的中央大道,人并不算多。
朱安宁纵马出了城。
按理来说,这个时间他吃个饭,差不多就要去国子监休息了。
但是,今日他的方向是,城外。
他要回永乐庄。
本来他就有事,陶广义那边还给了他个口信,说有东西让他看看。
官道拓建卓有成效,起码对朱安宁来说,马速可以提上去,他往返都能快上不少。
不一会他就到了歪脖子树那里。
转个弯就回到了庄内。
他没有第一时间去那铁冶那里,事有轻重缓急,还是第一时间拉好学生队伍再说。
乡学近在眼前,他下了马跑了进去。
“方孝孺,人就集合好了?”
进去他就看见了正在清点人数的方孝孺,还有在一旁帮忙的刘廌和宋慎。
“先生,回来得刚好,之前您交代的,自愿原则,工钱多少也和大家说了。”
“哇,这么多人……都去啊……”
“朱爷,这不是实践出真知么,而且咱们都想看看国子监什么样啊!!!”胡修道在一边接了话,他和柳白和朱安宁熟悉些,说话也是有些没大没小。
只不过朱安宁哪会在意这些东西。
他是点了点头。
“去就去呗,不过浩浩荡荡这么多人……今夜的晚饭我得让食店多做点了,吃干粮你们不介意吧!今晚和明早!去干活可没那么讲究了啊!”
“那睡哪里啊?”柳白又嚎了一嗓子。
“睡我那绳衍厅就行!现在天气还没冷到晚上睡不了的地方,我给你们弄些被褥将就一晚!”
朱安宁微微解释了一下。
下面那群半大孩子还有少年却没有任何表示。
有东西吃,有地方睡,对他们来说,不就是正常生活么?
这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好,没什么问题,带好东西就出发吧,工部那边黄所在已经过去了,他做指导!我还是说两句吧!大家伙出去,代表的可是咱们永乐庄乡学啊!”
“朱爷,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