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丰衣足食 >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一二三四再来一次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一二三四再来一次

即便过了好几日,朱安宁还是不习惯这天没亮就上朝,早上工部,下午国子监的日子。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他又不是抖m……这种痛苦得要死的事情,怎么可能习惯!

当然,这样的生活也不是没有好处。

他忽然感觉,他离自己的目标近了许多。

工部虽然很是繁忙,但是多得这是一个实干的部门,很多时候,他并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下面三个郎中早就安排得妥当,赵集离开之前也安排好了虞衡清吏司的事情,他目前在工部最重要的工作,便又是回到了修路和搞定那几万流民这两件事情上。

“陛下那边拨银子下来了,浙江那边也开始让流民们开拨了,朱大人,你这边可得赶紧把这批钱银换成粮食和材料啊,不然这几万人是真过不了冬的。”

是晁超在那汇报工作。

一边的孙全也补了句:“营缮司能动用的人不多了,朱大人你尽早安排,我这边全力配合。”

“都水这边倒是能调些人出来……”刘宣德也开了口。

“都水司绝对不能动,老刘,你那边需要在明年之前按照图纸全力修通那几个地方,然后明年开春一解冻,我会上书陛下,疏浚会通河的。”

朱安宁沉思了片刻,确实有了些大官的模样。

只是他这话说出来,倒是让几个人都有点懵。

“会通河?现在暂且还能用啊。”

刘宣德是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说得直接。

作为都水司的大哥,他可不至于说连基本的水利情况都不懂。

“也就是能用而已,我看过这些年的资料了,海运河运各占一半,海运虽然运量多了,但是遇风害就得折损,河运那边时不时就受黄河所累……”

朱安宁说的东西,三人都是听懂。

只觉得朱安宁怎么这么懂行,就算是工部资料齐全,那么点时间朱安宁居然就掌握得这么清楚,真是人才!

刘宣德是连忙点头称是。

“但是那元那时也是那么熬下来了,能用便不能太劳民伤财,这是陛下给的意见。”

“再不疏通,那更劳民伤财!”

朱安宁撇了撇嘴。

这可不是他胡说八道。

会通河因为黄河问题,淤积到后面差不多已经是修无可修的那种,这事很多视频都说过。

朱安宁是记得一清二楚。

所以,他是早就翻到了解决方案。

袁口往北到寿张沙湾段,废弃元代开挖的旧河道,东移运道另开新河。“因袁口以北,运道被淤,而安民山区、安山、寿张等闸,频受河患。乃自袁口北,改浚东迁;循金线岭东,又北迳靳口、安山镇、戴庙,西北达于张秋。凡新开运道一百二十余里,总因避黄故耳。”

这段话出自清朝的《济宁直隶州志》,自此之后,才算是解决了这个运河的问题。

那有解决的方法,朱安宁是一定会去做的。

现在他工部权力在手,还不捣腾好这些基础建设,那不白瞎了老朱对自己的信任?

只是,这开挖新航段,不是小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目前重中之重,还是说把道路疏通先。

整个江南的道路,就只有官道凑合,古代因为人口流动不频繁的缘故,还真就是不太在乎道路这种东西。

但是朱安宁是知道道路的重要意义的。

不说别的,单一个粮食或者货物的运损,就很让人难受。

“运河的事情,明年再说,咱们工部在下一季收成之前,能把这些道路修通便算是成了件大事,我一会回庄子一趟,看看能不能找人买点粮,几万人的粮,还真是麻烦事……”

“就不能问宫里要粮么?”

晁超突然来了一句。

朱安宁却是笑了起来:“大明粮还有多少,你屯田司不清楚?现在的余粮全用来准备明年的北征了,这流民的米面,还是咱们自己想办法,毕竟陛下都给钱银了,咱们也不能要求太多。”

“也是。”

“对了,还有件事情,明年就要推广玉米,土豆和番薯了,晁超,你得闲最好去我永乐庄或者江宁屯一趟,你怕不是都还没看过这三种作物,种植法子我晚些给你。”

“朱大人愿意让我看上一看,那是求之不得啊。”

晁超听着朱安宁的话,是心里一喜。

而孙全和刘宣德这时候就坐不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