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丞大人跑了啊……”于华是在发愣。
“监丞大人跑了啊……”杨士奇则是在感叹。
他们虽然没太听懂李景隆和朱安宁的对话。
但是他们是看得出几人急切的样子。
宋讷站在那入口处,真是一脸发麻。
朱安宁和李景隆是跑得如此慌张,甚至只来得及和他打一声招呼。
“宋大人,我有急事要回庄里一趟,先走……”
这朱安宁……还真就是把监丞这个官位不当事是吧……
到时,再找他聊聊?
宋讷是摇了摇头,犹豫了片刻,是没有走向那于华等人的方向。
他说了让朱安宁处理就是让朱安宁处理,他是不会再去管这事的。
于是,宋讷又回头走向自己的房间。
他是想回去,再看看朱安宁写的诗集……顺便理一理今天繁杂的思绪……当祭酒,还真难。
……
至于我们的永乐庄朱爷,土豆的播种者,东宫的加班人,现工部撕逼大使,国子监的教导主任,现在正在道路上狂奔。
他一天内跑了几趟。
若是寻常时候,朱安宁一定会抱怨,一定会碎碎念,平时慵懒惯的他,根本就受不了这种奔波。
但是这次不一样。
他再一次刷新了骑马的速度。
是连李景隆和李祺都追不上的那种。
疫病是什么,朱安宁再清楚不过。
早疫病,绵疫病,晚疫病,都是疫病,说白了就是人类会被菌感染,植物特么也会啊!
他还是掉以轻心了。
毕竟已经种了一季,那一季收获得很完美。
完美到他,选择性地忽略了大规模种植,会遇上各种各样的问题。
若是细菌性疫病,不太可能在这秋季种植里发生。
那玩意需要高温高湿。
按九江儿说法,这次是较大规模的现象。
大概率不是细菌性的。
那真菌又有高等真菌的早疫病和低等真菌的晚疫病。
朱安宁是想得头皮发麻。
这些放在现代,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
区区真菌,什么高等低等,都是小儿科……
普通人唾弃的科技与狠活,实际在种植中运用极广。
天天说这个不健康那个不卫生,种菜不能加这加那的,都是吃饱了撑的,丢饥荒三年里饿半个月就老实了。
若是没有现代科技的狠活,会是什么结局……
朱安宁可以给出非常多的例子。
比如爱尔兰的马铃薯大饥荒……
就是因为晚疫病菌无法解决,导致了极为严重的超级大饥荒。
五年内,人口直接减少了四分之一……这场饥荒的惨烈程度,甚至让后世的史学家把爱尔兰的历史分为饥荒前和饥荒后……
要知道,现在不止是朱安宁,连朱元璋和朱标都是基于朱安宁的土豆,番薯和玉米可以正常收成,才去拟定国策的。
而这三种作物,朱安宁是主推土豆和番薯的,土豆虽然不如番薯产量高,但是耐寒,比番薯其实要更好养活。
现在出了这档子事,朱安宁能不急?
以农为本。
本质上是以粮为本。
农业社会的锚点,是粮!
这个断然是不能出问题的。
那么……如何解决呢……
松脂酸铜,咪鲜胺松脂酸铜,乙蒜素,农用链霉素……异菌脲,烯酰吗啉,甲霜灵,霜脲氰……朱安宁脑子里冒出来的全是这类东西。
让他是眼前一黑。
麻的,这里是明朝,自己去哪大量制备这些东西。
他是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工业时代的威力。
以前最多是不适应,现在却是急得满头大汗。
放现代下个单就能解决的问题,他现在却是想得想死。
一边想着,江宁屯是已经到了面前。
他们没有停下,而是策马向田地的方向跑去。
朱安宁是向后大喊了一声:“九江,带路!”
他直接就是喊了李景隆的小名。
而李景隆也是连忙加速冲了上来,跑到了跟前。
三人是一同到了几片田地附近。
然后李景隆先下马,跑到一边等朱安宁到了,他连忙帮忙牵住马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