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得差不多。
他算是断定了,宋濂并不是腐儒。
这些话说能出口,并且可以讨论,那危险性就大大降低。
最初朱安宁是拿捏不定这宋濂的状况的。
你说他开明,教出了方孝孺,别管十族是不是传说,你就说他杠不杠?
你说他迂腐,又教出了朱标……这哥们挨打都要和他老爹犟,开明到这不想杀,那个也不想杀……最后还被老朱追进了河里按着揍……
很难评。
通过这一轮聊天,他发现,他和宋濂的倾向都是比较一致的。
于是,朱安宁嘿嘿一笑,说了下去:“我想阐述的事情很简单,权力由民而来,自由民让渡权力构建合法朝廷,统领朝廷的人则为君主,这事,无需全部人认可,只要大部分人认可,那便可叫做中原共主!”
“那元人当皇帝还是我洪武爷当皇帝好呢?”朱安宁并没有停下,他给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的答案:“那自然是我洪武爷更好咯,认元贼的人,现在还在漠北喝风,算不得我大明的子民。那换句话说,我洪武帝,才是那个最最合适的皇帝,他拥有无可辩驳的法理!!!”
朱安宁的话仿佛有魔力。
“我们无需去编造一个神神叨叨的神话故事,也不需要去挖掘洪武帝的祖上有多么辉煌,哪个祖宗曾经是什么公侯,更不需要去找什么丰功伟绩……结束动乱,缔造统一,凝聚汉人的共识!便是最大的丰功伟绩,是为神州共主!”
他是忍不住站了起来。
一副进步青年的模样。
“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能有我洪武帝正统,篡位的,黄袍加身的……我不管他们出生时有多少祥云,来了多少条龙在那里浪叫!从法理上,绝对无法和我洪武帝相提并论!”
朱安宁,是稳稳地说完了最后的话。
他需要从法理上证明这本书的合法性。
并不是就只是为了这本书。
而是为了后续他还掏出其他书时,能安全些……
想到穿越前看的一些穿越短剧,掏出什么什么现代书震撼古人xx年……朱安宁就有些哭笑不得。
不要说掏现代书,就古代这农政全书还有天工开物,他都要节选或者改文章才敢拿出来用……
当然……最初他也是刚穿越过来就想一股脑掏出来,后面慢慢融入这个时代后才发现……人真的是会被杀的。
而听着朱安宁的话语。
宋濂也是站了起来。
他已经年过七十,但是思维却还是非常敏捷。
要是寻常官吏,还真就是觉得嗯,朱大人说得挺有道理。
然后呢?
这克承大统的法理问题,其实是各个朝代又注重又想忽略的事情。
很扭曲。
搞得定的,那是重视到不行,直接就开写。
圆不回来的……那忽略完了再忽悠后世子孙慢慢整……
至于某些有手段的,圆不回来我也给你整个大活……比如嘉靖大礼议。
而朱安宁,这一手解释。
是完美给明朝填上了继承元朝最难顶的那个问题。
是继承元朝的大统,还是继承宋制?
从情感上来讲。
包是宋制的。
人人都说挫宋挫宋,甚至不认为他是一个完整的大一统王朝。
但是,挫宋……咳咳,宋朝依旧是不可绕过的一个王朝。
因为他是汉人的王朝,是中原的王朝,是一个用步兵打骑兵,出了岳飞这样英雄人物的,坚持了400余年的王朝。
但是……明眼人又都看得出来。
你这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承的就是元制嘛,官都好些是元朝的官。
这就很纠结了。
嚼舌根就杀了?
老朱再怎么能宰,也不至于癫到这个地步。
所以,这便成为了一件,不可说的事情。
宋濂不想说,不想碰,但是偏偏他又是修元史的那人……
元到明,他本是需要写得明白些的。
结果,最后,只能是寥寥两笔结束。
这朱安宁的一番解释,却是让这老人的眼睛亮了起来。
社会契约论,他原本只当是一本奇书。
从书前后矛盾的情况就可以看出,这朱安宁写书,是处于一种不安稳的状态下撰写的……
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