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宁,听见没有,浙江官道畅通无阻,你修的哪门子路……而且咱的路,需要你去修,你当工部和户部是吃干饭的?”
朱元璋是说得直接。
朱安宁这做法,已经有些越权。
修他永乐庄甚至江宁屯的路,老朱那是无话说。
但是把路往官道上修,这僭越了。
听着老朱的话语,朱安宁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朱标。
朱标则是叹了口气。
“父皇,这路是我牵头修的,奏疏之前也给过你看了,你回应是,想修便修,东宫若有余钱,这修路无妨……”
随着朱标的话语落下。
朱元璋自然是眉头深皱。
“你修的?”
他向朱标确认了一次。
而朱标是点了点头。
继续说道。
“钱银是东宫和朱安宁一起出的,目前主要就是想修通应天到浙江的主路。”
“敢问殿下,这修路有何意义?”这下是轮到安然满脸问号了。
浙江主官是他。
他并不认为这路能有什么问题。
贼好用。
骑马不颠簸。
“安大人,那路若是大规模运送辎重,如何?”
朱安宁是直接提了个问题。
他知道,直说什么要致富先修路。
这群人恐怕会觉得他是傻逼。
说不定还会给他扣个重商的帽子。
但是!
只要先说些他们关心的问题,这事便能解释一二。
“比较困难,但是浙江一向安稳,并无这个需求。”
安然是看了眼朱元璋,看见后者并没反对自己回答,便也是继续说了下去。
“浙江已经相当多年没有战事,偶有流寇,也不需大规模辎重运送,轻骑带些口粮,甚至衙役都能直接解决,况且,应天到浙江,水路纵横,本就便捷。”
他是听出了朱安宁的意思是,大规模的兵马粮草运送问题。
但是,他依旧是觉得,浙江的官道,绝对够用。
果然如此……
朱安宁是叹了口气。
古代人不重视道路,只觉得官道只要能保证官家送信通畅,便是可以。
他们只会保证一些有战事需求的地方,建设较宽敞的道路。
这便是古今道路需求的最大区别……
现代是作为物流脉络。
古代其实也有这个功能,但是各种流通并不夸张,所以要求不高。
这是朱安宁想要改变的现状。
继续让这个大明发展下去,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迎来真正的贸易萌芽。
不如,自己主动一点,拓宽道路!开始以应天府为中心,开始各类商品的流通。
自己既有现代的一些技术,还有官家身份,这还赚不到钱!?
有钱了就可以继续实现产业升级。
然后走上人生巅……呸,是造船!!!
朱安宁已经偷偷问过朱标的口风了。
倒不是现在这个明初不想搞大船去运输。
毕竟元朝都有这个技术。
沿海的船贸还是可以的。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
明初……什么都缺。
作为领导者的老朱和朱标同志,只能优先利用有限的资源先保证社会基本运作,才考虑其他。
对于朱安宁,还有一个一直让他放心不下的事情。
那便是……日本。
所以,这路,他是修定了。
修到能容马车双向奔跑为止。
搞定了浙江,他还得把路往下修。
必须要把沿海的省份和应天府串联起来!
这是发展海运的前置科技!不点不行!
也是快速支援沿海省份的必要措施。
他是怕,未来要打的就不是流寇了……而是手持鸟铳的日本正规军……
村长打仗很好笑,但是足利义满的能力不好笑……这鬼子是有点东西的。
“安大人,曹国公多次奏疏已经言明,那日本国内,应当是发生了巨大变故,而一些流寇居然能手握火绳枪作战……这不是什么好兆头,浙江多年未经战事,所谓的军屯大抵也是农垦为主,战力不知道还有几何,若是不拓宽道路,建好官道,那敌人从水上来,我们又当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