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有记录在册,绝无虚假!”
这话一出。
一众人的目光,就开始瞥向刘伯温和李文忠。
心里想的自然也是。
好家伙这两人,居然也是知情的。
至于那夸张的亩产数字。
慢慢,已经开始接受。
虽然还是很震撼。
“敢问,周王,这等天地罕见的神物,种植难度很大?亦或是对土,对水的要求很苛刻。”
户部尚书杨思义,终于是按捺不住,走到了殿中,开始发问。
事关户部未来收粮,派粮的大事,他不可能置身事外。
其实兵部也在那蠢蠢欲动,他想问的也是大同小异。
所有官员,都知道二十石,十五石代表了什么。
现在的稻谷,小麦,也就是是二三石而已,一下几倍的差距。
这是否意味着,困扰明初的粮食短缺问题,一下子就能解决了呢?
甚至说,以后的百姓,也能够简单获取食物来源。
不必在像现在这般,饥一顿饱一顿。
那么,此等神物,代价是什么?
众人都很想知道。
而此刻,杨思义,便是他们的嘴替。
怀疑亩产已经没有意义。
因为老朱都没有怀疑。
听见杨思义的提问。
朱橚深吸了一口气。
缓缓转过身,对一众人行了个礼,才回答道。
“普通的田地,普通地浇灌,具体的细节,我已经记录好。”
“不需要用某些特殊的手法……比如加入什么宝石矿物之类的?“
杨思义一脸懵,这是否有点付出和收获太过悬殊。
不仅是他,剩下的一堆重臣,也是多少有点懵。
包括刘伯温李文忠等人。
他们是知道自己的子辈,孙辈在那种地的。
但是怎么听朱橚说的,好像很简单一样。
连朱元璋也是一脸黑线。
自己家这个老五,真就是一到关键时刻一些东西就讲不清楚,还真不如老大或者老四……哎。
于是,他也只能被迫轻咳了一声。
“老五,你不是说要施肥么?”
“哦,对,肥料,需要特制肥料。”
“肥料?”
杨思义一听,那是终于松了口气。
其他大臣也是这般。
众人都觉得,如此厉害的作物,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种出来。
有额外的付出,那才是正理。
讲到肥料正题,朱标深吸一口,也走前了一步。
向朱元璋的方向拜了拜。
“父皇,特制肥料的配方已经入手,未来将由东宫统一制肥,此肥也已经试验过了,虽本是用于土豆番薯的肥料,但是用在普通作物上,也有效果。”
“普通作物也有效果?!”这下连兵部尚书都绷不住了。
他也是最近粮草紧缺的受害者之一。
现在听到这肥料对普通作物也有用,那是差点就给朱标给跪下了。
北方的战事,虽然还处在前期的接触战中,但是他作为后方的人,那是需要源源不断地统筹粮草上前线的。
“估计能有两到三成的增产效果。”
朱标微微一笑,说出了结论。
这不是空口无凭瞎说的。
那天收完番薯和土豆,朱元璋领着他,马不停蹄地去看了永乐庄的稻田和隔壁村子的。
老朱这个老农,简单看了下挂穗量,掂量了几下,立马就得出了结论,三成是保守数字……
朱安宁的肥料,是靠谱的!
现在朱元璋特地在这人多的时候提及,是动了些心思的。
朱橚昨晚回宫就已经找他聊过了,虽然朱小五的政治嗅觉和手腕,都是一塌糊涂,但是他的科学素养是毋庸置疑的。
当朱橚把肥料的具体情况告知朱元璋后。
朱元璋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瞬间get到了朱安宁的意思。
用肥料控制天下农民,顺带控制地主,土绅,甚至于,如果肥料都需要中央去分发,那么基本就是强化了对基层的统治。
这种涉及到口粮的物料配给,是最能拿捏住人的。
虽然这只是个构想,还需要细化,但是已经足够让朱元璋浮想联翩了。
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