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赵国还能抵挡强秦的凌厉攻势吗?”
郭开闻言,神色微变,喃喃自语:
“果真是赵国吗……”
他的心中,似乎已有了决断。
顿弱微微一笑,说道:“没错,在龙台宫,我若不如此说,赵王迁怎会放下戒备之心呢?
待到那时。
赵国的心思全然倾注于燕国之上,我们再设法除去李牧,赵国便离亡国不远矣。
试想,若秦军再度压境。
邯郸还能否坚守得住?”
郭开凝神倾听顿弱之言,而后意味深长地答道:“那绝对是痴人说梦!
自长平大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廉颇出走,赵王对李牧的信任亦日渐消磨。
赵王与文武将帅之间。
猜忌重重,裂痕遍布。
加之,如今国内粮仓空虚,财政匮乏。
别看赵王今日表面风光无限。
实则内心早已焦灼万分。”
顿弱闻言,微微皱眉,反驳道:“不对吧,我见你们这些朝中大臣与那些纨绔子弟皆出手阔绰,否则怎会频繁光顾妃雪阁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开轻叹一声,解释道:“准确地说。
是国库空虚,而非群臣囊中羞涩。”
顿弱颔首道:“你所言极是。
赵国的覆灭已如弦上之箭,一触即发。
秦王所望于你。
乃是继续离间赵国君臣,使其嫌隙愈深。”
他目光锐利,语重心长。
“你需明了,你的使命何其重要!”
郭开闻言,放声大笑,胸臆间满是豪情:
“你大可转告秦王,我郭开定当倾尽绵薄之力,忠心耿耿,以报大王之恩!”
顿弱继而问道:“相国以为。
赵国之中,尚有谁能与李牧这等骁将比肩?”
他心中暗自盘算,以防万一,若除去一个李牧,又冒出个同样的人物,那便棘手至极。
郭开略作思索,缓缓言道:
“如李牧这般帅才,岂会俯拾皆是?
哦,尚有那司马尚,亦是个棘手之辈,虽稍逊李牧一筹,却同样是个不小的麻烦。”
顿弱闻言,微微颔首:
“此司马尚,亦需除之而后快。”
郭开应承:
“请秦王宽心,吾定当竭力而为。”
顿弱继而笑道:“如此,我便先在此祝贺你,夺得灭赵首功!”
郭开欣然点头。
待郭开离去,亲信疑惑道:“老爷,既然郭丞相乃自己人,为何不明言?”
顿弱凝视堂外,冷笑一声:“郭开此人,唯利是图,忠心二字,于他而言,犹如浮云。
然吾等亦需留有余地。
以防他日他反咬一口,吾自有脱身之策,且能反戈一击,令其措手不及。”
喜欢大秦之迎娶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