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了宴席,为你们接风洗尘。”
江风习习,吹的深棕色的兽面旗帜飞舞。
老迈的乙支文德很清楚为什么,
但他更清楚,像赵军那样是不可能的。
高句丽四族一王的体系,正常情况下,决不能动摇,也没人能动摇。
----------------
青岭山城,地势险要,
外城墙沿着山峰,占地十几里。
内中设有耕地、牧场、水池,可供数万人,生存很久。
此时,整个青岭山城,沿着山峰的石墙上,人头涌动。
无数高句丽族人身着传统服饰,挥舞莲花,欢迎前方征战的高句丽勇士归来。
喜气洋洋的山兵们,脸上有明显的扶余人特征,
辽东苦寒让他们眼睛偏小,单眼皮居多。
孩童成群结队,有些攀爬在树上,有些爬出了汝墙,在悬崖边,引得大人一通责骂。
“哒-哒-哒-哒……”
马蹄踩踏石板,那响声在山间显得极为清晰。
数量庞大的高句丽嫡系军队,旗帜连绵,缓缓驶入青岭山城。
杨万春跟乙支文德,不便骑马,都是坐的步辇。
他们是四十几年的老朋友了,
此刻仰望漫山欢呼的高句丽人,不禁心中感慨万千。
跟赵军对战,他们压力太大了。
这些高句丽民众,都以为前方是战略性撤退。
殊不知,此刻,高句丽已经在生死边缘了。
名将杨万春的到来,让十几万青岭山城的高句丽人,爆发了巨大的热情。/%咸%(鱼[ˉ]看?书¥@ ·追?-+最@新!章′节2$
传说中,高句丽宗师大将杨万春,抵抗了百万楚军的侵略,是高句丽的定海神针之一。
一路听着扶余族人的欢呼,杨万春难得露出了笑脸。
乙支文德看了看老将军,拍拍对方枯槁的手,两位高句丽大将,不禁相视苦笑。
青岭山城的内桥门打开了,‘吱呀’声在城门洞回荡,
铜锭大门被数十名深棕色的兵卒推动,‘砰’的一声,撞在石墙上。
与其他山城不同,青岭山的内城不在平地上,而在一座半山峰上。
那内城更像是西方的城堡,由石块堆砌而成,
乙支家的祖先,大量采用了‘楔形石’技术,内城修的极为坚固。
马蹄声惊动了城池内的高句丽族人,
这里的欢呼声与城外天壤之别,他们都是四族一王的后方人员,
那都是踮脚跃起,奋力挥舞莲花,声嘶力竭的呐喊。
城门石堡的汝墙上,十几个高句丽渔女,听见了马蹄声,
她们叽叽喳喳,莺莺燕燕,面露崇拜,
欢笑着来观看高句丽的英雄入城。
高句丽大纛下,骑兵雄壮,四姓将领尽力挥手,跟族人打招呼。
石桥上,在无数人的欢呼声中,
杨万春笑着笑着,老迈的双眼,不禁愣住了。
远方城墙,年轻的高句丽兵卒因为父亲的头盔大了,怎么都戴不好,永远是歪的。
几个顽童,目光清澈,远远的挤在山城石头上,
童言无忌,嬉笑打闹间,注视着杨万春入城。
忽然,一道靓丽的身影,吸引了这位高句丽名将。
那人虽衣着朴素,但却身姿高挑,大眼睛就似秋水,立于人群,惊艳四方。
“那……那是高秀姬?”杨万春好像看见了当年的王室第一美人,当即呢喃道,
“乙支老弟,您这夫人真是和当年一样啊。哈哈,就是你不行了。”
“扯哪去了。这是高佳人,文勇求了好久,高阳王才送来。”乙支文德也看见了那道丽影。
太像了,确实太像当年的夫人了。
辽东千山,青岭石桥。
北国佳人,风华正茂。
人潮汹汹,欢呼声不断中,
夕霞漫天,时光仿佛静止。
杨万春跟乙支文德,不由自主的看痴了。
他们好像看见了三十年前的高秀姬,更像看见了三十年前的自己。
曾经高句丽山河欲碎,亡国在即。
作为将门子弟的他们,意气风发,先后解决了高句丽的主和派。
大胆启用了当时穷苦的渊家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