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北疆大政官制定。
以前还要他北卫营象征性的冲锋,现在赵军兵强马壮,连这个都省了。
帅营里,李宣一边接过各种情报,一边淡然自若的将沙盘上的旗帜,移动到相应位置。
刘忠武在包山大营,担任前沿指挥,跟阿史那庆和阿史那思摩纠缠。
唯一的竞争者不在。
那么毫无疑问,整个赵国战争的大战术策略,都掌控在了李宣手中。
当然,武川的高层都知道周云对李宣的评价,
兵法政策,不在赵帝之下!
由他统领西线,自然也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事。
“宣……宣小子,咱怎么感觉,草原部落要把战线,反压回来了?”
不怪王右宁担心,从沙盘上看,第一波交锋之时,
白狼军、龙骧军已经狠狠的践踏了草原勒尔浑部的精锐,将战线压过去上千里。
但现在的态势,草原人似乎要利用兵力优势跟体量优势,改打全线进攻。
草原十五部跟西线赵军,总的来看,战力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虽然双方兵力差不多,草原控弦之士三十几万,赵军接近二十万。
但赵军骁勇的,只是龙骧、白狼近四万主力军。无敌的是他们,不是所有骑兵。
其他漠南部落的控弦骑兵,变化之快,甚至让王右宁还真有点懵。
处月、瓦南、那契,这些小部落还好,为了资源,族中骑兵还敢拼命。
像拔塞干、色楞河这些个大部落,
这几年吃好了,长肥了,也就没战力了。
马匹、弓箭、甲胄都比以前好,就是上战场,一打就是后撤。
顺风还行,捡点战功。
逆风根本打不了,硬仗那是想都别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