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放下陶碗,接过了项济递来的酒杯。
“多少?”刘庶枯燥的手,将耳朵竖起,嘲讽众人。
“二爷,你刚刚说多少?庶没听清楚。”
刘庶将头颅高高抬起,昂首挺胸,一只手捂着耳朵,一只手比划了一个一字,绕行一周后,得瑟够了,才揭晓答案。
“不多,堪堪一万三千人!青壮。”
一万三?!
雁霞山城竟然来了一万三楚人。
大屋里的众人,不禁面面相觑,包括周云在内,都倒吸一口冷气。
“哎,哎!刘大都督,您上坐。”
丁老秀才笑开了花,赶紧给刘庶捶背捏肩,邀请他坐上一张太师椅。
这刘庶带回一万三,啥事都解决了。
“庶这里有句话,骑二营呢,功劳不小,兵司怎么也得给个五千人的编制。战马甲胄,得给咱分配好。”
刘庶本以为是狮子大开口,谁料屋内众人竟然笑的前俯后仰。
你是谈的一手好价,六千的骑二营编制,给你谈成五千!
周云尽力恢复情绪,淡淡的对昔日阿骨部的军师道,“雁霞山不是人不多吗?怎么就有一万三呢?”
说到这里,刘庶不禁叹息一声,无奈道,“那地方人不多,特么山匪野人多。”
“王武跟李泰前前后后破了几十个寨子,这些人,不带走也不是个事,万一占了雁霞山城,岂不是大祸害。”
匪兵太多?是得想个办法安排。
要文公团好好洗……好好学习先进的建安军精神,否则无法凝聚战力。
北归军就很成功,在文公团的熏陶下,他们如今士气高昂,一个个卯足了劲,要戴罪立功。
正当周云思索之际,敲锣声又在院子里响起。
野猪这货,屁颠屁颠的出现在门口,笑着说道,“二爷,老当家。公屋山的人来了。”
贺诗楚比刘庶就沉稳多了。
进来就先后拜见了定王、周云等一些老友们。
他跟刘庶的性格不同,乃是老秀才做派。
干事情一板一眼,礼仪方面很到位。
雁霞山的人不多,只有七八千。
这在周云的意料之中,那里的环境确实太差了。
但崇山峻岭出恶民,那里生存了很多厉害的猎户。
这帮子人,整体实力很强,贺诗楚特意跟周云提到了这一点。
李昂还是个老好人性格,他特意夸奖了余建山。
沃野镇一战,他认为余建山的第十一营绝对不弱。
真干起来,不比孟百川跟丁不三的差。
余家军团,经历过古河沟死战,后来又随哲哲大王打过一系列战役。
可以说,二线部队里他们是王牌,完全值得甲胄跟兵刃上的提升。
但周云有自己的考虑,必须维持建安主战军的优势,他不但不会补强余建山,还会考虑抽调精兵离开。
余建三,这个被兵司丁至孝强行改名的山村人,似乎迎来了自己的运道。
出门第一战,就名震北疆,甚至名震大楚。
进了大屋,他就像个老农家汉子,很低调,郑重的跪拜了定王跟周云,随后恭恭敬敬的坐到角落里,不再开口。
公屋山贺诗楚来了,刘庶又吹了一遍牛皮。
嘈杂之际,周云忽然发现一件事。
公屋山城的人都来了,怎么还没看见那个混蛋。
就为他换部队这件事,李娘子伤心了好久。
“大孝……,信儿呢!他没来楚兴仓?”
周云询问公屋山城众人道。
“他啊。进城就被老当家截住了,拿起棍子,一路追打。”
“二爷,我跟你说……少将军,哎……”
听见赤虎笑着说李信的糗事,贺诗楚的眼睛中闪过异色。
这个武川镇的少将军,勇武而果敢,李氏能人辈出,祸福难料啊。
--------------------------
巍峨的城墙上。
站着白底黑甲的建安军哨兵。
他们挺立着,戴着手套紧紧抓住长矛,眼眸炙热,纹丝不动。
头盔上、肩甲上,渐渐布满积雪。
寒风萧瑟之中,成为楚兴仓的钢铁长城。
城内城外,十几万各地楚人,无不被他们的傲然的气势所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