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不放跑每一个大明的敌人
老朱最终还是没有处罚朱慈焙和南明军队,只是下旨斥责了一番他们的轻敌冒进。丸??鰰戦 已发布蕞鑫章結
说到底还是老朱给了他们太大自信,认为他们已经天下无敌。
实际上天下无敌的是洪武军队,跟南明军队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在山区里面和清军周旋几年已经是很不容易,跑到平原上和满清鞑子拼刺刀那是找死。
老朱大抵是明白这一点。
但他还是选择放权,给了朱慈焙以及南明军队的自主军事能力,让他们自由发挥。
不是偷懒不想继续再打鞑子,而是要锻炼他们,看看他们的实力。
虽然这样做肯定会死人,也猜到南明军队会败。
可败的方法有很多。
尽力被打败与轻敌冒进被打败是两码事。
最典型的就是磨盘山之战和南京之战。
李定国尽力了,郑成功则是浪输了。
何况不经历风雨,不经历打仗不死人,又怎么练出一支敢战的强军呢?
所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有跟敌人舍命一战的勇气。
只能说夔东十三家的表现让他失望了。
至于李定国和白文选,目前来看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差,中规中矩,还是得看后续表现。
之后便依旧这样慢吞吞地行军。
事实上也快不起来。
这次又携带了大量炮弹辎重,即便封锁运河,只允许他们的船队往来,也依旧只能每日行军二三十公里,速度十分缓慢。
毕竟运河是没有水流借力的,水流速非常平缓,只能靠人工拖拽,因而这才养活了所谓的百万漕工。
北面战事则依旧给予他们自主权力,让他们自己打,争口气。
夔东十三家兵败后撤至景州一带,甚至重整后,又退至山东济南府,离老朱都不远了。
不过可能是老朱下旨训斥起了作用,之后袁宗第李来亨等人重整部队,再次进军,与李定国、白文选部驻扎在了河间府、冀州府一带。
双方陷入对峙。
甚至李定国还主动派出骑兵部队,骚扰清军的后方运输部队,也算是颇有成效。
清军虽然也在发挥老传统,试图绕道后方突袭漕运。
可架不住老朱在渡黄河。
明清时期,黄河入海口并不在山东,更不在河北,而是在江苏。
公元1194年,黄河决堤,河水流经河南河北之后,在山东改道南下,至江苏云梯关入海。
到公元1494年,黄河又改变了入海口,河水流入淮河,史称黄河夺淮。
直到公元1855年,第六次改道,才变成从利津入渤海。
因而此时黄河正处于途径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的明清故道上,且与运河相连。
洪武军一万多人,加上运送炮弹的民夫辅兵十余万,正缓慢地过河当中。!6}1?μ看]$书?网ˉ( £3~最e?新μ3?章÷÷?节\%?更!(新×快~/?
清军曾经派过几次游骑,每次几百人想到运河上来搞事,骚扰明军的后方粮草和辎重部队。
结果可想而知,被正处于大后方的老朱所在前锋部队打成了筛子。
老朱自己则每天待在车驾内关心着国家大事。
不是南明的事,是洪武的事。
他们除了有无线电台以外,还有无线传真机,类似于他们携带的小型打印机。
只要在打印机里放入空白纸张,开启信号接收功能,与短波电台的原理类似,就可以做到超远距离发送纸质文件。
朱标作为监国太子,每月都会把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再派人到南明这边,从云南发给老朱。
所以即便老朱与朱标身处两个不同的世界,也能够一直可以保持联系。
正是农历一月下旬,江苏的天气依旧寒冷。
没有下雪,但北风呼啸,吹得车窗外不时能听到那种“呼呼”的响声。
车驾“嘎吱嘎吱”的声音也不断。
老朱的车是现代特制的,在古代没有能源,依旧是马拉。
用的却全都是轻型材料,且有润滑油、避震器,让车内保持着极为舒适感。
车里一张床,一张躺椅,一张小圆桌。
朱云峰躺在旁边的躺椅上,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