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将领也就三四人,全靠他的个人威望支撑。
历史上李定国一病死,这点家当顷刻间分崩离析。
除了吴三省还坚持打游击以外,其余人都跟随着李定国的儿子李嗣兴投降满清。
他们并不一定真的甘愿充当异族走狗。
而是信仰破灭,已是绝望。
如今在这绝望当中,一缕星星之火,冉冉升起,让李定国的部将们重新燃起了焰火,看得到了希望。
李定国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过他却能耐得住性子,拿下普洱府,进了宁洱城,便说道:“云南能光复,多亏了那支大军,我们必须即刻派人与他们接洽,三省。”
“末将在。”
吴三省应道。
“你马上带人前往昆明拜谒,记住,礼数要周道。”
“是。”
“统武。”
“末将在。”
“马上联络巩昌王,寻找陛下的踪迹。”
“是。”
“我们先驻扎宁洱,休养生息,将士们这些年也疲倦了,是时候休息休息,传令,将缴获的鞑子粮草、银钱发给将士们,三日不禁酒。”
“嗷嗷嗷嗷嗷嗷!”
李定国周围顿时响起欢呼声,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
整个李定国军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与此同时,木邦宣慰司,也就是后世缅甸滚弄镇,白文选的部队便驻扎在此。
跟李定国一样,其实早在朱棣攻打昆明之前,就因为朱棣连克铜仁、越州、贵阳、安顺、曲靖等地,闹得西南各地满城风雨而知道了这件事情。
但与李定国不同的是,李定国当时选择了马上往北进发,于是在朱棣攻克了昆明之后,就迅速占领了普洱府,已经处于云南境内。
而白文选再三犹豫之后,却并没有北上前往永昌府或者顺宁府,而是继续留在缅甸。
倒不是他不想回去,而是他知道永历帝的消息。
马吉翔、李国泰等奸臣挟持永历帝逃到缅甸,白文选希望他们回木邦,但马吉翔却死活不过来,让白文选非常生气。¤+秒~_1章,?.节|小·?说#′o网?? ¥最$!±新)2章-节×更¥-=新{′快$??
可他之前没办法南下,因为他必须留守木邦,防止清军去缅甸抓永历帝。
现在清军都去回防昆明了,永昌和顺宁清军都退走,让白文选压力大减,于是开始谋划把永历帝接回来的事情。
七月九日,上午辰时,白文选就点好兵马,准备出发阿瓦城。
相比于陷入窘境的李定国,白文选稍好一点,但也好得有限,兵马一万多一点,部将有张国用、赵得胜、苏思明等五六人。
唯一的好处是木邦地理位置还算优越,又处于永昌和顺宁交界处,道路比较宽阔,在行动上相对方便,不像李定国被死死限制在深山老林里难以出来。
今年46岁的白文选面容清攫,下颌胡须很长,双眼在长时间的战争与奔波当中略微凹陷,身材也偏瘦,可见这些年来心理压力有多大。
但最近几天他的心情倒是很好。
毕竟在这绝望的时刻,能听到大明的军队居然光复了云南,自然让人愉悦。
虽然还不知道对方那支明军的底细,可都已经到了如今这山穷水尽的地步,那些内讧内斗的队伍都已经没了,总该是能一起对付鞑子了吧。
更何况白文选还有永历帝这张牌在手里。
因此白文选并不担心。
正是上午,木邦小镇外山色优美,怒江徐徐流淌,灌溉了两岸沃野农田。
这条从云南至缅甸的道路是最好的路了。
因为怒江冲刷出来了一些平原区,所以怒江两岸地势相对平坦,道路宽敞,田地众多。
像后世临沧孟定镇,就成为了中缅交界的一个繁华城镇,靠着珠宝翡翠贸易,规模比一般的县城还大。
也正是靠着还算肥沃的土地,白文选可以就地耕田,在粮草上比李定国好些。
历史上顺治十八年年底,吴三桂兵进木邦,在连番惨败后,白文选还拥有三千多骑兵,一万多人口,战象都有12头,可见其家底还算殷实。
此刻白文选骑在马背上,后方战象背着许多辎重,他向前一指道:“将士们,云南已经光复,只要接回陛下,大明有望,此番若是缅王不从,便杀得缅国鸡犬不留!”
“接回陛下,接回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