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沉吟道:“泰山,吴三桂不识时务,没有退出昆明。强攻的话昆明肯定会受损,我不太想把昆明城池以及城中百姓误伤,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唔”
徐达明白朱棣的意思,思索片刻道:“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殿下,臣以为,可以先拔除昆明周围营寨。尽量打得热闹些,多炸炸他们以此威慑,再干脆轰塌一座城门,对城中喊话。不肖半月,城里守军就得跑一半。如果能狙杀吴三桂本人,不用半月,顷刻间就土崩瓦解。”
“嗯。”
朱棣点点头道:“好,那就按泰山的意思办。”
明军开始于城外大概七八公里处安营,将士们抱着突击步枪,在周围制高点架好狙击枪,有条不紊地开始把帐篷等生活物资从三轮车上取下来。
他们的三轮车可以说是负担很重,从后世那些骑自行车旅游的博主就能窥见一二。
包括帐篷、睡袋、柴火炉、手斧、充气防潮垫等等大量户外用品,光这些就占用了二十多公斤。幻想姬 埂薪蕞全
然后就是各类子弹、行军口粮、迫击炮、炮弹等必需品,加上骑车的骑手士兵,平均每辆车负重达到了四五百公斤。
也就是这些三轮车都是高精密工业能力打造,材料和工艺水平已经是后世世界顶尖范畴。
不然的话,以普通三轮车最多二三百公斤的承重能力,且材质一般容易坏的情况,怕是撑不了那么久。
但即便如此,路上还是坏了十多辆。
除此之外,这些特制的山地自行车上也有大量物资载重,平均每辆自行车算上士兵的话,得负重三百公斤左右。
拢共两千辆三轮车,三千辆自行车,各种林林散散的物资加起来,估摸着得有一千多吨的辎重,可以想象这一路上将士们还是非常辛苦。
到了昆明城下每个明军士兵都算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谁都知道到这里就不用再继续赶路了,因而人人都轻松了不少,营地里欢声笑语地干活,丝毫没有把远处的城池放在眼里。
明军就在清军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安营扎寨,城头上观望的守军不断把消息报告给吴三桂,让吴三桂此时的心情跌落谷底。
对方太没有把他当人看了。
又过了一个时辰左右,接近晌午时分,就在明军已经把营地布置好,准备正式开始炮轰城外的清军营寨,将他们消灭的时候,昆明城城门打开,一名骑士疾驰而出。
这人为昆明知府周文晟,奉吴三桂的命令出城与明军谈判。
彼时吴三桂已经掌握云南军政大权,在军事上除了云南总督赵廷臣,云南提督张勇手握部分兵力以外,云南二十多万军队,吴三桂控制了七八成左右。
而政治方面,云南巡抚林天擎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文官,实际上除了他以外,自巡抚衙门以下,各地知府、县令全由吴三桂任命。
因而昆明城中官府衙门全是吴三桂的人,周文晟也是由吴三桂任命,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出城来交涉。
他与胡国柱类似,属于文武双修,早年是吴三桂手底下的将领,喜欢读书,甚至在顺治十二年考过秀才和举人,也算是有学识,成为了吴三桂的心腹之一。
但再心腹肯定也比不过方光琛、刘茂遐、夏国相、胡国柱几人。
出城交涉有风险,心腹谋士和女婿不好派,又需要一个有地位的人,自然就只能派他去。
此刻周文晟长呼一口气,慢慢到了明军阵前。
明军外围的将士们把枪口对准了他,不过事情已经报到朱棣那,朱棣没有下令开枪,而是放他进来。
过了片刻周文晟被带到了凉亭外,这个时候朱棣徐达和朱云峰正围坐在凉亭里的石桌边喝茶。
云南气候太舒服了,现在北方应该是大热天,反观云南这边才二十度左右,清风徐徐吹来,远处滇池碧波荡漾,他们就像来踏春旅游一样,心情十分惬意。
“殿下,这个人说是鞑子昆明知府周文晟。”
毛骧把人带过来说道。
朱棣抿了口茶,上下打量着对方不说话。
周文晟冷汗直冒。
眼前的人气势非凡,目光凌厉,拥有着常年处于上位者的气势,莫非是位朱明余孽藩王,便拱拱手说道:“不知道足下是哪位殿下?”
“朕是大明太宗皇帝朱棣。”
朱棣平静地说道。
他最喜欢这么说自己的身份,能给人足够的震撼和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