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207章 太祖仁政,起兵造反

第207章 太祖仁政,起兵造反

一年,永不加三饷”之类。

但明末的时候其实很多地方已经与后世地方方言没什么区别。

而且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是中华大地语言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古人日常说话也不再是那么文绉绉,而是以白话俚语居多。

所以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听到老朱要把查抄的卖国官员以及贪官污吏地主劣绅的土地分发给百姓,周围百姓们全都沸腾了起来。

有人不敢置信道:“可以领田地了吗?”

“这是太祖陛下的仁政,是仁政!太好了,我家也能领田地了。”

“你家不是做小买卖的吗?也能领地?”

“做小买卖勉强糊口而已,家中的田亩早就卖了。”

“我愿意追随太祖陛下,从现在开始,太祖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哪怕让我死都行!”

众人有的惊叹,有的狂喜,还有的很是不爽。

惊叹的是朝廷居然发地。

狂喜的是自己家中没有那么多田,可以领田了。

不爽的是自己家里可能刚好多于五亩地,看到别人能领田,心里不平衡。

事实上能住在杭州城里的底层百姓大多都是打工人,如手工制造业从事者,或者其余体力劳动从事者。

很多人都是自耕农破产,家中田地被迫卖给了地主,跑到城里来打工。

现在看到朝廷居然要给他们分发田土,一时间欢欣鼓舞,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老朱赢得了巨大的民心和威望。

本身朱元璋在大明的威望就非常夸张,这一下就更加恐怖。

短短几日之内,消息传遍整个江南,江南地区对老朱的爱戴之心,自然也是节节高涨。

但这就苦了很多官员和地主。

正所谓查贪需要证据,扫黑需要名单,反恐只要坐标。

在官场盘根错节,谁清谁贪根本无从知晓的情况下,想要对付厘清官场,难如登天。

可老朱却是不走寻常路,也不在乎谁贪谁清,而是以忠奸为分界线。

谁忠诚,就要谁。

很多被判定为爱国忠臣的官员背地里其实是贪官。

毕竟在大明你不贪不占,就得像海瑞那样母亲过世都得找朋友借钱才能操办丧事。

但这些贪官却殉国了。

于是老朱就可以暂时不在意他们的贪腐行为,对他们委以重任。

这种方式不能说是错误的,却很片面。

因为虽然绝大多数人保持风骨殉国,可殉国的人不代表没有私心。

何况其中也有许多官员不属于殉国,只是明亡后没有出仕清朝,不能说明他们绝对忠诚。

如果把大明官员按十成来算,一成殉国,六七成投降满清,明亡后未出仕清朝的官员占据了十成中的两三成。

老朱自然不可能把这些人也杀掉,没什么道理,因而他们基本上都保留着原来的官职。

江南官员与江南地主牵连非常深,老朱想动江南地主的利益,要杀的人很多都是这些殉国官员的朋友、亲戚之类,他们自然也得掂量掂量。

其中绝大多数人最终还是选择了跟随老朱的步伐。

他们很清楚太祖的为人,太祖来了,就势必会大造杀戮,江南处于一片腥风血雨当中是必然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能保住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说保住朋友。

所以大多数官员还是按照上级给的交代和命令,开始在自己辖区内想办法逮捕那些叛国官员,以及地方上的土豪劣绅。

同时清查他们的家产,分发他们的土地给百姓,以此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但还是有极少部分拎不清。

在国家大事面前,他们可殉国。在私交上,却又犹豫不决,最终犯了错误。

江西巡按曹谷,明亡后并未殉国,但清廷召他他也没有出仕清廷,因此在这场风波当中自然不会遭到清算。

他本身是阉党成员,与很多阉党成员关系密切。

到明末的时候经过崇祯的清理,东林党和阉党其实已经名存实亡,然而政治余波却影响很大。如马士英和阮大铖在弘光朝掌权后,就大量起复了原来的阉党。

而这些阉党成员除了极少数殉国,一部分明亡后未出仕清朝以外,大部分都投降了。

陈具庆就是其中一员。

他是天启二年进士,历任六部给事科,工部郎中,礼部右侍郎,主考过应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