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好啊。
四爷都能来回的折腾一个月,这里跑那里跑的,但是奇迹的,竟然没瘦。
几个孩子围着他爸叫他在外面的见闻。可能有什么见闻呢?
不外乎到处都是大锅饭。像是他们这种出差的,啥也不要,到点了就吃吧。有些地方还摆着流水席,就是路过的人,如果饿了,也是可以留下来吃一顿饭的。
几个孩子是坚信,一亩地真能打一万斤粮食的。要不然,日子能这么过吗?
孩子们挺高心,吃的饱吃的好,一个个的往上窜着长个子。
可到了冬,一的冷了,伙食的标准也慢慢的降下来了。
白面馒头肯定是没有了,就是玉米面的,也都是一人一个两个的分。菜就是白菜炖萝卜,萝卜炖白菜,里面是一点油都不见。
骄阳吃饭的时候就龇牙咧嘴,比吃『药』瞧着还难受。
不好吃!
嗯!是不好吃!
不光是不好吃,感觉还吃不饱了。比在自家吃饭还不如。
林雨桐晚上给几个孩子偷着弄饭吃,不是在烤炉里烤薄饼吃,就是随便弄碗鸡蛋面糊糊,放点菠菜放点盐,点上几滴香油叫他们偷着吃。
不光林雨桐家这样,好些人家都这样。
还不敢叫人家瞧见自家冒烟。但自从冷开始烧炕了,这种顾忌就少了,任何烟都可以解释为烧炕。
于是,住筒子楼的就羡慕起住平房的。
住平房的还能在家里弄个泥炉子,凑活着自己做一顿吃了算了。但是筒子楼怎么办?大人们没办法,孩子们就偷着把食材弄到厂外面,野地里点火烧着吃烤着吃。
于是,红薯和土豆就比较受欢迎了。
这种情况一普遍,厂子里就把大食堂给取消了。
前后也就两三月的工夫,办不下去了,各自回去想办法吧。
这就这么点时间,连吃带拿的,林雨桐家柴房的梁上,挂着五六个网兜,网兜里,全是风干的馒头。还有两布袋子磨好的大米粉。都是干净的,用水冲了就能吃。
要回家自己开火了,然后大食堂差点打起来。
为啥啊?
当初送到食堂的碗筷盘子,桌椅板凳,都得往回要吧。可这么多人吃饭,大人孩子的,哪不摔几个啊。当初一百,现在能剩下五十就不错了。肯定是家家都不够数的。
那怎么行了?
我们当初拿出来给大家用的,结果你们给我们整的尸首都找不见了。怎么着?
赔偿吧!
拿啥赔偿,看见食堂还有啥就拿啥。
手快有手慢无!
苗大嫂整个人都愣住了:“办大食堂的时候多好啊!”大家和和气气的,你让着我我让着你,都怕对方吃的少拿的少,谁像现在这样争过多寡呢?
等林雨桐到的时候,食堂除了实在是拿不动的东西,剩下的,但凡能拿动的,都拿走了。
苗大嫂都哭出来了:“……林主任,他们怎么能这样呢?就好像我欠了大家的一样,我家今年光是红薯就收了两千多斤啊,我全拿到食堂,叫人家吃了。只一工夫,我家的红薯都吃光了,我啥了?”
苗大嫂家最可怜了,家里的厨房里连案板都没有了。蔬菜干连同红薯红薯叶子,全都捐出来叫大家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结果如今回去,连做饭烧水的锅都没樱
得!
林雨桐把家里的一个炒材锅给了苗家:“先凑活着用吧。”
又给了一大麻袋的萝卜白菜,差不多能凑活下去吧。
今年的冬,一片雪花都没落下。
从五六月份下了雨之后,这都半年了,不见雨不见雪的。干冷干冷的!加上睡火炕,早上起来,嘴上都起皮,嗓子干喉咙干的。
四爷看几个孩子可怜,跑到人家的罐头厂,把人家要做梨罐头的原材料的那种山梨,买了好几大筐子。
这种梨做罐头不得会好吃,但是生吃,却不怎么样。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