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就把使用煤油炉子不慎的危害夸大了几分,她就更不敢碰了。
因此,她在两口上班之后,就是搬着板凳坐在门口,无所事事。
楼里住着的都是双职工,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楼里在上班时间是没什么饶。苗大嫂是在食堂工作的,打扫打扫食堂的卫生,这一类的事,都归她。这种工作,带着孩子上班没啥问题。因此,这个点,连铁蛋都不在楼里。
前几确实是无聊,但现在不了。
苏瑾的妈不是来了吗?
人家苏大婶帮着儿子媳『妇』洗衣服,去了水房。她就跟过去跟人家聊。
苏大婶之前也知道林家的事,苏瑾在这些事上不敢瞒着家里。所以一些恩怨情仇的,她也了解一些。知道儿媳『妇』有个姐姐就在近前住,还想着等今儿晚上了,无论如何都要先去拜访拜访。最好能见见亲家。这儿女的婚事成了,这亲家不照面,这是不讲礼数。
谁知道自己还没上门呢,这边拐着弯的亲家见到了。
两人聊的挺好,等林雨桐回来的时候,就见自家那婆婆靠在门边上,而林晓星的婆婆正在做饭,两人还不时的聊几句。
这下林雨桐不能装着看不见了。就主动打招呼:是亲家婶子吧?本来昨儿就该拜访的,又怕太晚了打搅。她把手里的一斤肉递上去:一点心意,千万别推辞。
李月芬大面上的道理懂呢,马上道:就是!拿着吧。昨晚还带啥东西不失礼,又是点心又是罐头的。最后想了想,那东西就是好看,咱自家人,怎么实惠怎么来?
苏大婶在围裙上擦擦手就接过来了,行!我就收下了。等明儿去见见亲家,她大姐跟老嫂子可一定要去啊。
林雨桐满口应着。心里却犯愁啊!看得出来,这苏家不是没规矩的人家。既然人家见亲家,那自然是要见的。主要是还有林老太太呢,作为亲家,对方家里有长辈,怎么着都该上门拜见长辈的。他们又是男方,这事本就该主动。所以,上门是必然的。可偏林百川还不在,这叫常秋云多尴尬?
赶紧较热给捎信吧。
如今喝的羊『奶』,每有采购的车给捎回来。林雨桐就想着,顺便叫人家再给家里捎句话算了。
进了家门了,李月芬才不好意思的:你看这都来了好几了,也没去看看你『奶』去
主要是家里的事出来丢人,她没好意思去。
林雨桐觉得无所谓,去了家里还得招待。但现在,都捎话了,自然是把李月芬来聊事也告诉常秋云了。
她嘴上应付李月芬,自家人不讲究。心里却想着,只怕常秋云会过来。
果不其然,晚上,常秋云就来了。
提了两斤桃酥,先上门了:你你来了,也不一声。早了就直接住我那边去算了。我那边地方大。也不用在孩子这边挤。
李月芬就心:人家这是嫌弃自己在这里呆着,打搅人家闺女过日子了。
心里不得劲吧,但这还没法。
人家也确实的是事实。
住在一个屋里,她都没怎么听到两口子过话。到底,还是避着自己呢。
可要,自己在这边住的舒服不舒服,那自然是顶顶的舒服了。
一三顿好吃好喝的,白啥事都没有,要么是睡觉要么就是找人聊。想做点针线活给大孙子吧,自家儿媳『妇』能干,把孩子用的都好了,单衣棉衣的,穿到三岁都没问题。
这亲家一来,崩管的多亲热,笑的多热情,但这意思吧,就是这么个意思。
李月芬就赶紧道:才要去看你老婶子去呢,看了老婶子这就回去了。开春了,地里的活儿也开了。在这里,再是享福,可老庄稼人,还是扔不了庄稼。跟你不一样,没那享清福的命。
话里面也算是绵里藏针。
输人不输阵嘛,你家再能耐,不也看上我儿子了吗?我住儿子家,我理直气壮的,对不对?
亲家的相处模式就是这么样的。
心里对彼此吧,都有些意见。但这面上,还不得不和和气气的。
常秋云被的怼了一下,她就作罢了。本来也没想怎么样,就是提醒对方,别住着不走。这边闺女怀着孩子,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