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文治也是名垂青史的。
曾几何时,他不止一次与弘文馆十八学士探讨历史,总结历史,甚至以史为镜。
这说明他对历史是有一定的认知的。
而王朝周期律,讲的其实就是一个王朝存在的历史寿命。
只见李承乾一脸唏嘘地道:“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凡是大统一王朝,就没有超过三百年国祚的,哪怕是汉朝,也是西汉与东汉合并超过的四百年,至于后面的两晋南北朝,乃至隋朝,那就更短了。”
“虽然这里面有不少因素,导致他们国祚短,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土地兼并。”
“因为所有王朝发展到后期,都无法避免土地兼并,如此一来,百姓能得到的土地会越来越少,民不聊生的事情就会屡见不鲜。如果再来个大点的天灾人祸,这个国家必定灭亡。”
“那依你的意思,我大唐对外拓展就能延长国祚?”
李世民非常聪明,一点就透。
李承乾则果断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却听他接口道:“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既然土地兼并无法避免,那就把地盘做大,以此减缓土地兼并的危害,从而延长国祚。”
“这”
李世民闻言,顿时语塞。
因为他已经听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
这应该就是李承乾说的王朝周期律。
但李承乾的话还没有说完。
“想必父皇应该听过类似的事情吧,有大臣告诉你,大唐现在最不缺的是土地,而是人口。只要将人口提升上去了,国力一定会增加。从短时间来看,这是没有问题的。”
“但从长时间来看,一个国家的地盘就这么大,两百万户的时候,随便授田,但四百万户,八百万户,上千万户呢?还能随便授田吗?功勋贵族,他们不想坐拥更多的土地吗?”
“这也就是我之前告诉父皇,府兵制崩溃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均田制失衡。”
“盘子是固定的,人多了就不够分,那么,我把盘子无限做大,问题是不是迎刃而解了?”
“嗯,你说的有道理,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李世民沉吟似的点了点头,然后又看了眼李承乾,径自走向自己的皇帝宝座,话锋一转:“但朕还是不认为,我大唐现在适合对外扩张!”
“我也没说现在对外扩张啊!”
李承乾耸肩道:“我只是让父皇给我二十万大军,让我灭了薛延陀!”
“呵!”
李世民呵了一声,旋即冷笑道:“灭一个小小的薛延陀,需要二十万大军吗?你以为薛延陀向我大唐求亲失败,其他部落会乖乖顺从他吗?”
“嗯,这倒也是。”
李承乾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然后又道:“灭一个小小的薛延陀,确实用不了二十万大军,但若顺带灭了西突厥,吐谷浑,吐蕃三国呢,恐怕少不了二十万大军吧!”
“你说什么?!”
李世民闻言,又豁然站了起来,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承乾。
虽然他早就知道李承乾在谋划这三国,但没想到李承乾这么疯狂,居然想要一口气灭三国。
不,如果算上薛延陀的话,那可是一口气灭四国。
这是何等的疯狂?
别说是他,就连自己都不可能做到!
他怎么敢想啊!?
很明显,李世民又被李承乾的操作给震惊到了。
以至于他愣在原地,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而就在父子俩陷入沉默的同时,远在草原的薛延陀汗国,正在发生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怒吼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
而这场战争的起因,主要是乙失夷男听说大唐要跟高句丽开战,自己又被大唐拒绝了亲事,便打算趁着大唐打高句丽的时候,趁火打劫。
但薛延陀汗国是众多部落联盟成的一个国家,并不是所有部落都想跟大唐开战,其中便有契丹部落和东突厥部落。
他们不仅拒绝出兵大唐,还主动退出联盟,这让刚刚取代突利成为大可汗的乙失夷男非常愤怒,于是直接派兵攻打这两个部落。
虽然契丹部落的战力十分强悍,但人数上还是不占优势,哪怕有残存的东突厥部落协助,也不是乙失夷男的对手。
最终被乙失夷男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