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你的名字
“运气,运气好而已……”李天行打着哈哈说道。长发美女满脸不相信的表情,不过见李天行不愿意多说什么,也就不好再多问。“对了,你怎么在丑京啊?来旅游的吗?”“我啊,对,旅游。”李天行回答道。“一个人吗?”长发美女感到有些奇怪。“对,我比较喜欢一个人到处转转。对了,说了半天,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李天行不想再被她给询问过多的问题,连忙反客为主。“不好意思,只顾着聊天了,实在是没想到能遇到你。”长发美女笑着说道,“我叫夏冰清。”“夏冰清,好名字!果然是人如其名!”李天行看着长发美女的模样,确实与夏繁星有几分相似,不由的对她的思念更盛了一分。夏冰清被李天行这么直勾勾的看着,有些不好意思,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总不能说不让他看吧。另外,从李天行的眼中,夏冰清也感受到了一丝异样,他看自己的眼神中好似带着一种柔情,一种思念的感觉。他在思念谁?不会是姑姑吧?我的天啊,如果真的是姑姑的话,这可是一个大瓜,我要是告诉爷爷,他肯定会非常的开心。正在夏冰清胡思乱想之际,李天行已经收回了目光,他接着问道,“你呢,来丑京做什么?”“我呀,我是来交流学习的,华医学。”夏冰清回答道。“哦,这样啊,来给他们传道授惑了,挺好。”李天行非常自负的说道。“并不是,我是来学习的……”夏冰清神情黯淡了下来,情绪也有些低落。“嗯?学习?为什么来东洋学习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李天行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夏冰清看到李天行激动的样子,无奈,只好给他讲述一下华医学的现状。华医,真的在东洋成了主流医学。 近年来,东洋中医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不少传统的华医疗法都有了更多的创新。比如说针灸,就是华医传统医学中的一大特色,在针灸的帮助下,许多患有疾病的患者都能够得到康复。华医在东洋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东洋的主流医学,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华医已经成为了东洋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当然了,这不能完全说是东洋政府在背后推动华医走向国际化,而是因为华医与西医在很多方面确实有相似之处。比如说,两种医学体系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进行支撑。而且两者也都拥有着庞大的患者群体,更重要的是两者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贡献。除此之外,华医还被引入到东洋的大学和医学院校中,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和医学研究方向。许多东洋学生在学习了华医之后都表示,对于华医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那么华医在东洋是怎样发展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吧。首先是东洋对华医的态度。华医在东洋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从华国传入东洋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经过千年的发展,东洋对于华医的态度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从最初对华医的排斥,到后来的认识、研究和学习,这一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在唐朝时期,东洋曾经派遣过不少遣唐使来到华国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也交流了不少先进的思想。当时大量华国人被遣唐使带入到东洋,带回了华医、佛学等华国传统文化,对当时东洋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到了唐朝末期,由于战乱和各种原因,许多华国人都逃到了东洋,不少华国文化也在这里传播开来。因此,当时的东洋人对于华医是抱着开放、欢迎、学习和研究的态度。其次,东洋人对于华医的接受程度要比华国人高很多,在东洋的医疗体系中,华药和针灸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在东洋的华药店中,也能够看到许多华医工作者的身影。东洋人对于华医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不少的东洋人在生病之后都会到专门的华医诊所去看病。而在他们看来,华医不仅仅可以治疗身体上的疾病,更多地是起到精神上的安慰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东洋人会把华医当做自己国家传统医学来看待。在东洋人看来,他们对于华医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并且对于华药有着很高的认可度。在华医诊所中,很多医生都是具备华国人身份的,这也与西医不同,对于华医药有着更多地了解。所以在东洋很多人都认为华药是一种治疗疾病和保健身体的手段。再有就是东洋的华医发展,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其普及程度非常高。根据东洋的《健康保险法》规定,在东洋只有医生和药剂师可以开具华医处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