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薅羊毛,但是有些人只会盯着自家女婿薅。:幻~.¤想>-姬?* ??D免??费¥??阅o?读?a
这里就不点名某位皇帝了。
马皇后满是无奈的叹了口气,一边斟酌一边慢慢说道:“回头我给锦儿写封信,让她先在宁阳县把那个幼儿园操持起来。”
“幼儿园牵扯到的,无非就是让一些妇人看管孩子。”
“不需要吏部专门派遣官、吏,也不需要国库拿出太多的钱财去补贴。”
“甚至可以考虑按照工坊来划分。”
“比如一处工坊聚集区,开办一个幼儿园,一个社学。”
“所需要的花费,由宁阳的县库支出一部分,再由工坊支出一部分。”
“这个问题只要抛给锦儿,你那个好女婿自然会想办法解决。”
“回头等看着可行了,你可以让其他州府直接效仿。”
“甚至连人手都可以从宁阳县抽调。”
随着马皇后的话音落下,朱皇帝顿时笑了起来。
还得是咱妹子!
宁阳县是内阁直辖的单列试点县。
缺少人手、缺少女工的问题也是最先在宁阳出现。
咱妹子直接把问题抛回了宁阳县,就等于是把问题从咱的手上又抛给了某个狗东西。+小,说§宅μ? D?[更#^新1′·最ˉ@?全?+%
最关键的是,幼儿园用不到文官,只会用到大量的女官。
也就是说,宁阳县那里马上就会出现一批由锦儿和玉儿调教出来的女官。
想到这儿,朱皇帝忽然微微皱眉,望着马皇后说道:“妹子,咱还有个想法。”
马皇后没有说话,静静的等着朱皇帝的表演。
“宫里有女官,孔希学、孔希路他们修撰《洪武大字典》和《洪武大典》的时候也已经用了女书吏。”
“至于宁阳县,更是早早的已经开始用上了女书吏。”
“再加上京师和宁阳县都有女学,现在女诸生的数量也不算少。”
“要不然,咱就趁着锦儿她们操办幼儿园的机会,直接让各地方衙门也开始用女书吏?”
“可以先从幼儿园开始嘛。”
马皇后微微皱眉,思虑半晌后才开口说道:“这个却是得更加慎重一些。”
朱皇帝微微一怔,问道:“为何?”
马皇后没有直接回答朱皇帝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武后篡唐,她凭的是什么?”
“凭的是李小九对她的偏爱?”
“还是凭的她有心机、有心段、有治国的雄才大略?”
“都不是。?微?[}趣^小$说£ >>更?;±新^最¤1£快¥?”
“她是踩着吕后、窦太后、长孙皇后等历代贤后的名声才得以上位。”
“自她以后,唐、宋乃至于元,无不严防后宫干政,怕的就是再出一个武后。”
说到这儿,马皇后不禁轻叹一声道:“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
“女书吏的数量少一些还好,若是多了之后,难免其中就会有一两个野心勃勃之辈。”
“到时她们不满足于做书吏,而是想着做官,你该怎么应对?”
“若是有一天,有一些女子觉得既然女子也能读书做官,并不弱于男子,回头再想着役使男子,你又该怎么应对?”
“哪怕这种女子是少数,可是一颗老鼠屎就能毁了一锅汤,一两个心术不正之辈,也未必不能毁了天下女子的清名。”
朱皇帝有些懵。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朱皇帝才皱着眉头说道:“那宁阳县呢?”
“那个狗东西在宁阳县大量任用女书吏,就连孔希学和孔希路手底下也被塞过去大量的女书吏,帮着他们修撰《洪武大字典》和《洪武大典》。”
“她们做出来的功绩不说有多大,起码也是有目共睹。”
“咱要是因此就不再任用女书吏,岂不有因噎废食之嫌?”
马皇后呵的笑了一声,说道:“这就是问题之所在了。”
“宁阳县的情况,终究与其他任何一个州县都有所不同。”
“且不说你那个好女婿在宁阳县的声望,就是宁阳县的那些女书吏,也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她们知道读书做书吏的机会难得,因此也会更加珍惜。”
“至于孔希学和孔希路手底下的那些女书吏,你仔细想想,有哪个不是千挑万选出来?”
“可是那些没有受过苦,或者本身受过苦但是心性却不正的呢?”
“再加上往各个州县大力推行使用女书吏,人品方面的筛选会不会有所放松?”
“正所谓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