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豁达,愿意接纳那些虽然难以接受却又确凿无疑的信息。
毕竟交易本质上是零和游戏,只有不到3%的人能够从中获利。
而且这3%的人还分为不同层次,其中最厉害的那些人头脑灵活,随时准备根据市场变化改变方向,不会编造与价格走势相悖的故事,而是始终保持接纳的态度,顺应市场需求。
然而,这种对待市场行为的态度,看似理所当然、合乎逻辑,实则并非人类的常规状态,嘿嘿。”
叶回舟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作为人类,我们的感知系统会对信息进行删除、扭曲和概括,以此构建我们认知中的世界模型,并且还会不断通过类似方式强化这个模型。_狐`恋_蚊-穴/ `首′发/
我们依据过去的经验来解读感知到的信息,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偏见。
偏见在日常生活中或许影响不大,但在交易领域,尤其是像咱们大a市场,那可就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啊!”
小客厅里的七八个人皆是知识分子,听闻这一番略显拗口的言论,纷纷陷入沉思,一时间,客厅安静得只能听见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
实际上,叶回舟一直想劝大家不要轻易涉足炒股,但又不便直接挑明,正好借今天这个机会,旁敲侧击地点化他们。
至于大家听后是否还要执意冲进股市,那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突然,王大爷王侠打破了这份沉默,好奇地问道:“小叶,那交易中的偏见具体都有哪些表现呢?”
叶回舟放下茶杯,耐心地解释道:“比如说,有些交易者总是看涨,总觉得市场当下在涨、后续会继续涨,或者马上就要涨;而另一些人则倾向看跌,喜欢在自认为的顶部做空,即便抛售已接近尾声,仍会选择在抛售时卖出。
还有些交易者存在季节性偏见,比如预计每年年底股市会上涨,或者认定9月和10月股市会崩盘。
虽然历史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支持这些观点,但当下的市场情况是否真的如此呢?
另外,有些交易者对某些特定市场存在倾向性,即便没有实际证据,也会觉得某些事情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比如他们信赖的预测者提及的事情。
还有些人存在情景偏差,喜欢给自己讲故事或者听别人讲的故事,然后就被故事左右,坚信故事里的事情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在自己交易的时候,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用倾向、倾向性、偏爱、偏袒、喜好、依恋、倾斜、喜爱、处置、喜欢、偏好、感性、弱点、冲动、吸引、渴望、心血来潮、特立独行、说服、动摇、诱惑,或者简单的确定等词汇来形容自己。
当然,也可能存在负面偏见,诸如厌恶、不喜欢、不信任、怀疑、不信服、拒绝、失望、幻灭,甚至是直接的不相信。”
葛大婶紧接着连忙追问:“那我们究竟该如何避免偏见对交易产生影响呢?”
叶回舟微微一笑,说道:“我们得开发一些公正客观的指标,就好比测谎仪一样,能让自己清楚知晓偏见、预感是否真实存在。
还要制定一套公正合理的规则,以此来判断市场是否形成趋势,以及明确趋势的方向,并且要时刻关注这个指标,将其融入交易决策的考量之中。
我们不妨把它称作‘无厘头探测器’,在交易过程中不断自问,‘我的无厘头探测器此刻告诉我什么’。
此外,多问自己一些问题也有助于保持警惕,例如‘市场此刻在向我展示什么?市场现在传达给我的信息是什么?
我从心底感觉到市场正在发生什么?
是否有明显的趋势?
趋势的方向是什么?多头的机会在哪里?空头的机会又在哪里?是否有什么被我忽略的因素?
如果我不参与这笔交易,我会作何想法?
价格走势传达给我的信息是什么,是出现了更低的高点和低点,还是更高的低点和高点。价格是否处于中性区间’。
市场会给予我们及时且长期的反馈,这些反馈能让我们知晓所做的决策是否有效。
所以,作为交易者,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知,这样才能对反馈做出准确的反应。”
王大爷点头称赞道:“叶先生说得在理,我们散户有时候会因为害怕失败,从而扭曲或否认反馈的准确性。
但实际上,反馈并非意味着失败,它仅仅是一种信息,用以表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