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关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优化入场规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交易周期和交易风格。
如果是短线交易,就专注于短期的趋势和信号;
如果是长线交易,就不能被短期波动干扰。
可以结合多种指标判断入场时机,像均线、macd等,当多个指标同时给出明确信号时,再入场。
而且要设定明确的入场条件,不符合条件坚决不入场,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盲目跟风和频繁入场。”
老关说完,端起自己的杯子,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
“所以交易者和市场的关系,好比骑象人和大象的关系。
表面上看是在驾驭大象,实际上只能顺着大象的脚步,它快你快,它慢你慢,它走到哪你跟到哪。
有些交易者对交易有误解,总觉得自己能操盘、掌控市场,实际上盘面根本无法操作和改变。
比如做了交易计划,就盼着市场按主观意愿发展,一旦市场与预期不一致,情绪就来了,像‘明明行情反转了,怎么又突然拉上去’‘明明结构突破了,怎么又下来,肯定是不良庄家搞鬼’。
这种思维习惯,就是觉得市场该按自己想的来,但市场不讲理,我们只能适应和跟随。”
“怎么跟随呢?”刘同学好奇的问。
老关想都没想就回答道:“专注当下行情就行。
当前行情突破了,就思考该怎么办,能不能入场;
遇到假突破,同样专注当下行情,思考是立即止损还是等止损位再止损,这样就把对市场的情绪转化为应对策略,不断用策略匹配变化的市场环境。
这里面只有执行,没有情绪。
还有一定要严格按照投资策略,再实行买卖!”
“投资决策要恒定客观吗?”
小胖问道。
“一般来说,投资策略无论是用于哪个交易市场,哪个交易品种,它的操作逻辑都是一样的。
有些投资者在股票市场里面,比如说大盘表现不好,觉得没有投资机会,又缺乏耐心等待,便将目光转向了期货市场或者黄金外汇市场。
虽然说按照它操作股票的方式去操作,也有盈利的可能,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呢,风险是很大的。
毕竟我们的投资。最终的期望是能够实现持续的稳定收益,核心就在于稳定两个字。
还有转变投资领域,虽然说投资逻辑可能没有变,但是个人的习惯已然不同。
比如习惯于中长期去做股票投资,一笔资金可能持续有几个月甚至几年。
但是要参与短期的交易,可能只需要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完成了买卖。
这样一来,你看盘的习惯,以及你的生活习惯都会发生改变,这样就容易造成操作上的偏差。
而这种偏差通常是你自己难以去察觉的。
当你察觉的时候,可能已经亏损了很多了。
所以不管是改变投资市场,切换交易品种,又或者生活状态有所改变。
比如说从兼职变成了全职,哪怕仅仅是调整了一下看盘的这些屏幕的尺寸,你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
若想要稳稳当当的去获取收益,没有充足的理由,就不要。随意的去变动你的交易策略和你的交易习惯。”
“我们散户肯定有情绪,我觉得做大a我们散户胜率太低了!”肥老板说。
关景山点点头,分析道:“要是胜率低,只能说明策略有问题,需要优化策略,而不是埋怨市场。
关于系统优化,我跟小叶之前已经讲过很多,我就不重复了!”
肥老板感慨地放下杯子,说道:
“我听小叶讲过。
如果他描述这个方法是用一种很简洁通用的语言,比如说波段趋势区间突破横盘反转回调双底趋势线等等。
这些话你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
他们组合起来怎么用,你一听大概就知道怎么回事。
这个方法有效还是没效,你也很容易去验证它。
大概率这个系统呢是有用的,当然不会是通知所有行情,至少是在某种情况下,它是有用的。”
老关点头说道:
“是的!
如果是逻辑都不通的话,很容易一听就能够听出来。
完全没用的话,这种东西就很难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