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一统北方万字大章
“蒙昧之徒王景崇泣血陈词:曩者狂悖拒命,皆因麾下兵吏裹挟所致。!q~i_u?s*h¨u,b.a+n/g_.,m^e*”
“今河朔大旱成灾,军民唯见骨立,烽燧台下荒草没胫。”
“春燕犹知北归,罪臣岂敢背主?”
“伏惟陛下赐垂悯之诏,使三军解甲还耕,老弱得粟解饥。”
“镇冀百姓皆承雨露,罪臣愿执斧钺,伏阙听候发落……”
乾符二年五月初六日,当成德镇诸州县的旌旗纷纷放倒,城门各自悬挂白幡。
成德三州也在王景崇诛杀仅存千余牙兵后,向刘继隆献出降表,投降朝廷。
“以成德节度使王景崇入京,进位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充辅国大将军,册封常山郡王。”
“以冀州刺史宋文通检校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千牛将军兼右散骑常侍、博野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
“以成德兵马使李公佺检校正议大夫……”
五月十五,随着夏收开展,刘继隆站在河间县城楼前,远眺城外正在收获小麦的百姓,口中却在说着对成德主要官员的册封。
曹茂在他身后,目光则是盯着不断记录的起居注郎。
直到起居注郎记录完毕,曹茂才看向刘继隆作揖道:“殿下,这王景崇不过是个墙头草,何必给他如此高的官职?”
“千金买马骨,别忘了南边还有七个藩镇还未收复呢。”
刘继隆回应着他,同时也开口道:“高进达的奏表吾已经看过,河北都督府的兵马数量暂时不变。”
“眼下奚人刚刚被我军击败撤回燕山北部,契丹人又好不容易侵占了朝廷的营州,短时间内不会入寇。”
“且朝廷还在幽州以南布置了五万兵马,等解决了成德镇的事情,将定州、易州、沧州、德州的一万五千兵马纳入河北都督府就足够了。”
“届时你和安破胡可以领兵回撤关内、河东,至于你们两镇的兵马,暂时不用补足。”
“成德镇的军马,你与安破胡平分,再从陇右募些军马前往,各自保持三千精骑,往后每年增募,至五千精骑足矣。”
眼下河东、关内两道各有三万兵马,按照刘继隆的意思,两镇兵力最多增至三万五千就足够了。
曹茂在心底盘算了下,五千精骑加上三万马步兵及步卒,防备漠南的鞑靼人是绰绰有余了。
唯一的不安因素,只有河套南部的党项人了。
“殿下,这些兵马若是备边,自然是足够的,但河南地的党项人……”
曹茂试探性开口,刘继隆闻言颔首:“京畿还有两万马步兵和五千精骑,若是河南地有事,可随时驰援。”
“不过这群党项人确实需要对付,等天下安泰,必须将他们打散迁往河淮两道。”
关内道中河南地的十几万党项人是埋在关西的一颗雷,刘继隆暂时没有余力去收拾他。
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先后讨灭十个藩镇,不仅把火药消耗一空,国库的钱粮也被消耗了不少。
关东动兵十八万,在河南、河北阵殁将士近万五,残疾更有两千余人,合计超过万八之数,单抚恤就需要一百八十万贯。
此外,活下来的将士也需要犒赏,高进达运抵的那五十万贯虽然不少,但比起立功的将士数量,始终还是太少了。
好在夏收最多半个月就结束,届时朝廷有了足够的钱,将士们的抚恤金便有了保障。
“敕令南衙,以火器典军陈济通为军器监,军器监增设火炮署、火器署、火药署。”
“敕令陈济通,就任以后,探明天下硫磺、硝石等矿藏,每道军器坊各自生产火药,研制火炮、火器。”
“夏收过后,敕令南衙拨发三十万贯予军器监,军器监归汉王府节制。”
“末将领命!”听到刘继隆的话,曹茂连忙应下,而他身后的起居注郎则是提笔不断记录。
见他们如此,刘继隆这才放心下来。
此前他早就想要扩充火药产能,只是碍于北方尚未平定,贸然将火器秘密透露各道,恐怕有失陷贼手的可能。
如今北方大部分都已经被平定,只剩下朱全忠、时溥、曾元裕和康承训等小打小闹。
这样的局面,正是扩充火药产能的好时机,毕竟等朝廷休整差不多后,南征也该提上日程了。
“近来卢龙、成德等处牙兵裁汰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