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州,南黎城。
王翦更喜欢剿灭敌人,主打的就是一手杀杀杀,先杀到敌人胆寒再考虑纳降。
但苏定方的打仗思路和李靖是很相似的,让对手在巨大的无力感中逐渐消亡。
更何况他还有薛仁贵、马超和太史慈三位超级猛将,苏定方不知道怎么输。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经有不少人突破到入道境了。
周泰、张辽、李嗣业、高仙芝...
而太史慈正是其中之一。
苏定方采取的不是赶尽杀绝,也不是攻城,他只把城给围起来,劝降守军将领,并保证绝对不杀降军。
苏定方、薛仁贵、马超和太史慈之前早就打出了赫赫威名。
马超马踏天墉京都翠京城,
太史慈配合苏定方突袭听雪城,
薛仁贵两次北伐均有战功。
这四个名字加在一起,根本不用挣扎。
看着城外黑压压的大军,和城北守军无形之中给的压力,守军将领缴械投降。
毕竟苏定方也说了,若是负隅顽抗者杀,这些士兵不想死,无形之中就会给守军将领压力。
苏定方遵守了诺言,毕竟需要立下榜样,这样之后劝降起来才会更加容易。
右路的徐达跟苏定方采取的是不一样的方法,他采取的是分兵击之。
常遇春、夏鲁奇和尉迟恭加上他自己,大军分成四路,齐齐北伐,让良州守军根本无法支援,只能管好自己的。
而这四人中,三位超级猛将常遇春、夏鲁奇和尉迟恭靠着自己的武勇杀上城墙,势不可挡,掩护着大军攻城。
良州连一位入道境都没有,怎么可能能够抵挡常遇春三人的攻势。
右路徐达的四路大军,三天破十城,
让大燕大军无不胆寒!
以至于到了良州最后一座城池,守将直接就不抵抗了,带着军队举白旗投降了。
大燕王朝没有那种联合的基础。
大燕王朝的西边是拓苍皇朝,因为偶尔会有摩擦,所以两名入道境均在西边。
拓苍皇朝除了会吞并他们以外,根本就不会考虑什么联盟。
大燕王朝东边是一条南北走向山脉,
隔着这条山脉有一个黑石王朝,
而黑石王朝有点类似于当初天墉王朝东边的东海王朝,疆域很小。
黑石王朝要向大燕王朝纳贡,但若是想要黑石王朝帮忙抗敌那就属于是想多了。
因为黑石王朝没那个能力。
黑石王朝所占不过四州之地,人口不过百余万,根本养不起多少兵马。
而大燕王朝的北方是云罗王朝。
云罗王朝的综合实力倒是和大燕王朝的实力差不多,可惜没有联合的基础。
因为双方互相不信任。
尤其是大燕,更不可能信任。
如果要联盟抵御南方的大乾的话,
那云罗王朝势必要派兵南下帮忙,
谁敢保证云罗王朝南下的大军,不是冲着大燕王朝京都燕京城去的。
所以大燕王朝和云罗王朝之间,并没有合作的基础。
而江北道北方的北莽、千灵和风陵三大王朝之所以能够联合,是因为他们处于同一阵线。
他们联合也不过是北方联合,然后再将南方的兵力统一调往北方各自镇守,最多就是由某一些方面的兵力调动。
这三大王朝的兵力是不会往各自的京都去的,所以不用担心会突然有人京都被围。
所以三大王朝可以保持信任和联盟。
再者,云罗王朝现在自顾不暇,根本就没有时间理会大燕王朝的处境。
以洛王城为中心周边有三大王朝,
分别为北齐、七玄和云罗王朝。
这三大王朝以及他们的前身,一直都对洛王城虎视眈眈,但是他们都打不下来。
虽然有洛王城这么一座坚城在自己北方,但是洛王城一直以来都不算威胁。
原因很简单,洛王城并不对外扩张。
洛王城建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就是什么样子,他的疆域并没有扩大。
但是因为这么多年三大王朝都有人想要夺取洛王城,所以洛王城中其实有不少的军队。
洛王城实际上有八万可战之兵。
别看洛王城只有一州之地,但实际上比黑石王朝四州的人数都要多,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