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这边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但大乾北方的北莽、千灵和风陵三大王朝就不是这样了。
一开始拓苍皇朝南下来打风陵王朝的,只有风耀武和风叔度,还有铁面军大将陈熠三位将军,风耀武是总指挥。
其实这本来是足够的。
四万风云骑外加十六万铁面军大军,
再加上远超这个数量的后勤兵种,
加起来五十万大军,
风耀武算是拓苍皇朝的名将了,
打一个风陵王朝肯定是绰绰有余的。
但令拓苍皇朝没想到的是,南方的三大王朝居然联盟,共御拓苍铁骑了。
风耀武的打法是肯定不会出错,非常稳健的那种打法。
先找个地方安营扎寨,稳固好后方,保证水源和补给,再寻求可乘之机。
实在没有办法了,最后才会强行攻城。
这种打法没有错,
但是比较拼后勤,拼国力。
幸运的是风耀武背靠的是拓苍皇朝,
拼后勤和国力,风耀武表示没在怕的。
这种打法也让风耀武成为了一名常胜将军,百战百胜。
在他的率领下,风云骑和他麾下的士兵已经剿灭了两个王朝。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风陵王朝迟早会成为第三个被他覆灭的王朝。
可是现在意外发生了。
若只是一个风陵王朝,风耀武肯定是信心满满,但风陵三大王朝联手就不一样了。
他的二十万可战之兵就变得捉襟见肘了,更不用提其中有四万是不可能参与攻城的风云骑。
十六万可战之兵,对上北方联军超过六十万万,他拿什么打?
最重要的是,三大王朝的联军主打的就是一个绝不出城,坚守城池,固若金汤。
而三大王朝北方还有足足四位入道境坐镇,风耀武想要有战果就只能强行攻城。
不过局面从今天开始就要改变了。
因为拓苍皇朝的四路援军已经到了。
第一路是率领一万争天骑的昌王季昌河,另外他还带领了一万重装步卒。
这一万重装步卒是季昌河专门训练的,并不属于争天骑,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没有战马的争天骑。
这是季昌河用自己封地的钱养出来的,当然,这件事是禀告了中央朝廷的。
拓苍皇朝之人皆知昌王季昌河不在意权力,只醉心于沙场征战。
身为昌王的季昌河十八岁从军,从军超过八十年,从一个少年变成了现在威名赫赫的将军。
当然,因为中年之前就已经突破到了三花聚顶境,现在的季昌河看起来也就四十几岁。
第二路是率领五万神火军,五万辅兵的神火军大将,风云榜第四十的申屠百里。
当然,在最新一期风云榜上,
申屠百里已经掉到了第四十二位。
申屠百里并不是以指挥闻名,
他是一员猛将,从三花聚顶境开始就有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斩将记录。
在他手上死去的敌军将领绝对超过五十人,是不折不扣的沙场猛将和杀神。
第三路是镇山军大将关思摩,率领的五万镇山军步卒和五万辅兵。
第四路则是虎魄军大将庞虎,率领五万虎魄军步卒和五万辅兵。
这四路大军在六月十九日的时候接到了中央朝廷的军令,大军即刻出发。
四路大军于七月三日齐聚最前线。
得知了大儿子风伯川,二儿子风仲元战死的消息,风耀武悲痛欲绝。
但好在拓苍帝并没有打算治他们作战不利的罪,毕竟人都已经死了。
听闻拓苍帝对此事轻拿轻放,并不打算治罪,风耀武十分感激,并表示要为拓苍皇朝抛头颅洒热血。
最后,风耀武还削发明志,
与大乾王朝势不两立,还要杀死苏定方和关羽为他两个儿子报仇。
但他目前还是要专注于攻打风陵王朝,只有拿下风陵王朝,大军南下攻打大乾才成为可能。
有了季昌河两万大军,庞虎、申屠百里和关思摩各五万大军,共计十七万大军的鼎力相助,风耀武再度提起了信心。
整整三十七万可战之兵,
这只是可战之兵,若是加上辅兵,拓苍皇朝这次出动的兵马直接超过八十万。
这还没有算上大后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