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烧开水。
是烧开水的蒸汽。
蒸汽机的优点是不挑食,
烧开水永不过时...
李承泽让卢少卿等十几人,配合浦元等十几名铁匠一直在设计制作蒸汽机。
这个设计团队超过三十人。
甚至还有指导老师诸葛亮和马钧。
李承泽原本是想要付出十年、二十年乃至是五十年,蒸汽机都是要做出来的。
想要做出蒸汽机并不简单。
因为蒸汽机是极其精密的机械组件,要有顶尖的钢铁冶炼技术和钢铁车床技术。
蒸汽机最难的零部件在于气缸。
气缸所需的精密程度还在火枪之上。
想要手搓最粗糙且能应用的气缸得到工业革命的最早期。
这就导致了蒸汽机的研发一度陷入停滞阶段,
但因为诸葛亮从天外天的神机阁带回来的一些资料,外加马钧对于风力、水力的合理运用打破了这一瓶颈。
虽然李承泽不会制作蒸汽机,但是蒸汽机的原理他是懂的。
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好消息,他们真做出来了。
坏消息,做的是最简陋的那一种。
可以称之为单胀蒸汽机,蒸汽机车上用的就是这种最简单的单胀蒸汽机。
高压蒸汽从左侧进入气缸,推动活塞向右移动,到了右侧则会由连杆推动换向阀重新推回左侧。
周而复始,连杆所连接的主轮主动轮把往复运动变成圆周运动。
这样高压蒸汽在气缸里膨胀做功一次即排出。
单胀蒸汽机的优点是简单轻便,缺点是还有不少内能无法使用。
既然有单胀蒸汽机,那同理也会有双胀和三胀蒸汽机。
大部分舰船和工厂后来用的都是三胀蒸汽机,这样能最大程度压榨其内能。
当然,目前卢少卿和浦元他们只能做出最粗糙的单胀蒸汽机,目前的动力其实比风力和水力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风力和水力目前已经进入瓶颈期了,尤其是马钧把他的水力成果全都交给了卢少卿和浦元他们。
正是因为有了马钧和诸葛亮的帮助,卢少卿他们才能远远超出李承泽的估计,硬生生地真给他们干出蒸汽机了。
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始。
说得好听点就是还有极大的进步空间。
卢少卿和浦元他们联手打造出来的蒸汽机,其动力只能推动一艘载有一人的小船前行。
但这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两大主要设计制作人员卢少卿和浦元,李承泽都给他们封了侯,还是有封地的那种,其余人皆有封赏。
他们确实值得。
李承泽还答应他们,只要能继续改良蒸汽机,有重大成果还能继续加官进爵。
而蒸汽机应用得最好的,当属蒸汽机车,这方面还没有开始应用。
短时间也无法应用,蒸汽机车没有那么简单。
蒸汽机车的原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还是挺复杂的。
主要是细节很重要,速度控制,密封性,润滑汽缸,蒸汽冷却等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解决,蒸汽机车还只是一句空话,只能停留在设想中。
目前浦元和卢少卿他们要做的是继续改良蒸汽机。
在这方面上李承泽可以给出一些建议,但只是想法,具体的实施还是要由他们完成。
虽然李承泽看不上这个蒸汽机,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知道此事的霍光、张居正等人皆啧啧称奇。
加上李承泽为了鼓励卢少卿和浦元等人,在盛乾宫的一个湖里举行了一次蒸汽动力船的试行仪式。
并且邀请一众文武,慕非烟、澹台菡芷、皇甫还真等人前来观礼。
本来宁月娥也是该来的,但她去闭关了,李承泽就没有打扰她。
皇甫还真一开始是不屑一顾的,她会应邀前来观礼纯粹是不想驳了李承泽的面子。
毕竟李承泽再怎么说也是让她们住在阳翟,还收了云追月作为弟子,并且真的是倾囊相授。
但这一切,从她看到小船在蒸汽动力下开始在湖上行驶,她的想法就变了。
可以说是惊为天人了。
饶是她怎么感知,也感知不到上方的任何天地灵力,但小船就是在没人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