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不会听我的意见,其实这一点,我俩最初认识的时候,我就知道了。
只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们真会为了这点小事而吵架。
“还好。”我淡淡说,“我没怎么说话。她一个人做的决定。”
李驰点点头:“那就好。”
他喝了口水,又说:“那你一个下午都陪着她?”
“嗯。”我嗫嚅道,“还有别人。”
“谁啊?”
我思忖,到底说还是不说,李驰接了个电话:“嗯,二十件,库存够吗?……诶,好嘞。”
他挂了电话,看看我:“你刚才说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什么。”我摇了摇头,问他,“你下午去跑市场了?还是送货呢?”
“卖了二十件冲锋衣。”李驰说。
他站起身舀白锅里的汤喝,我被他给牵了起来,他朝我一看,也忍不住笑了,放下筷子,把腰上的防盗链从我牛仔裤扣袢上卸下来,收回口袋里。
我说:“别喝那个汤了,煮着这么久了,嘌呤高。”
“没事儿。我又不是老年人。”他不以为意地喝了一口,“鲜~”
放下碗,他又说:“年轻人代谢好,睡一晚,明天就代谢出去了。”
“嘁。我说什么你都不听。”我嘀咕了一句。
他龇着牙。
“烦人。”我扭过头。
他摸摸我的头:“还闹别扭呢?”
“没有。”我回过头,想到“尊重”两个字,就算我们彼此不同,但尊重对方的价值观,才能走得更远吧。
“李驰。”我顺着卖货的话题聊起来,“那冲锋衣才刚挂出去,就卖了二十件。不会成为今年冬天的爆款吧?”
李驰说起生意来,也认真起来了,他说:“还不知道。今天这笔算是意外收获。老朋友介绍的。”
“哦……”我喝了口茶又问,“是你大学城那些客户的回购单?”
“不是。”李驰捞了一下碗里的东西,碗里已没什么东西,他挑起一根细细的金针菇,吸面条似的吸进嘴里。他胃口真好。
“所以你刚才问库存够不够,是问老款的库存吗?就是199那件?”
“嗯。”李驰点点头,看我,“我也没想到先卖出去的是199的。这下老款都清掉了,我本来打算用便宜的那款做锚定价格的计划失败了。真卖完了,那也只能下架了。”
“看来还是有人在意这100元的差价呀。”我努了努嘴,随口说了一句。
李驰却说:“他们倒不是为了这差价。是别的原因。”
“嗯?”
“下午做的这笔是个驴友俱乐部的单子。价格倒是其次的,主要是他们觉得绒布内衬的冲锋衣在徒步的时候更实用。”
“是吗?”这我倒不懂了,“现在不是快冬天了嘛,徒步去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山里吧。那种地方都挺冷的,穿绒布的不保暖吧。”
李驰摇摇头:“司葭,你不知道。其实白天徒步的时候可出汗了。但是到了晚上又冷。要是穿羽绒内胆的,容易浸湿,贴在身上凉凉的不舒服,而且一晚上还阴不干。绒布那种都是以化纤成分为主,就算被汗水打湿了,在火炉旁烤烤,一会儿就干了。”
“原来是这样啊。”我还是第一回听说,“这种知识不是专业的,还真不知道。”
“是的。我也不知道呢。下午去的时候,我还带了样衣,准备好好推销一番。谁知道客人当即就说,这种的他们不需要。差点儿没把这单生意给做黄了。”李驰感慨道,“还好我机灵,脑子转得快,马上把老款的细节图给他们看了。然后他们当场就拍板了。”
“嗯。这方面你确实厉害。”我可不是第一回领教李驰自来熟的本事,我是由衷佩服,“李驰,你就是天生的销售高手。”
“嘿。才高手吗?”李驰顺杆儿爬,毫不谦虚道,“我可是远近周知的销售大魔王。”
“嘚瑟。”我皱了皱鼻子。
“不过现在大学除了搞点辩论社,外语社,合唱团,还兴驴友社呢?好新潮啊。”我回想几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还觉得大学社团挺无聊的。
“哪里是大学社团啊。哪个大学能允许学生组建驴友社呢?”李驰悠悠的说,“你忘了吗,不久前电视新闻里还播过,几名大学生山中徒步失联,动用了当地救援队在山里搜寻了几天,那以后,学校就明令禁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