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鱼类的体表,覆盖着光滑的鳞片以及粘液,能进一步降低摩擦阻力。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部位,鱼类的尾鳍。
尾鳍可以通过左右摆动,产生强劲推力。
摆动时形成压力差,推动水流向后,同时破坏体表边界层,以减少阻力。
而这三样中,王小强如果不依靠元婴的拟态功能,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尾鳍。
更准确的说 ,是鱼的肌肉。
鱼类的肌肉分为红肌和白肌。
红肌就是鱼类身体里暗红色的肌肉,可以保证持久游动。
白肌就是淡白色的肌肉,适合高速冲刺。
白肌发达,才使鱼类能瞬时爆发出急速。
这也是为什么,王小强现在追不上那些鱼儿的原因。
逆流鱼类,例如鳜鱼,通过肌肉进化,提升抗水流能力,肌肉纤维密度,比静水鱼高20%。
所以,为什么活水鱼比塘鱼好吃,就是因为,生命在于运动。
王小强仔细观察那些鱼的动作。
学着它们的样子,身体如同蚯蚓一样勾来勾去。
刚开始的时候,他半天也游不出几米远,同时,他的身体还在不断的下沉,时不时的冒出一串气泡。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游动的姿势越来越标准,越来越流畅。
不过,他还是很难追上海水中的鱼类,即使只有巴掌大的小鱼,他也是追不上的。
王小强开始用元婴拟态,在自己的身周,模拟出这附近各种鱼类的形状。
很快,他就能在海里自如的来回穿梭。
那速度,如同一柄急速射出的利箭。
周围的鱼儿,纷纷被这个躁动的怪物,吓得四散奔逃。
当王小强充分掌握了鱼类拟态的要点以后。
他撤掉了元婴,重新开始用自己的身体模仿。
王小强现在的肌肉密度已经十分恐怖,短时间内,能爆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他现在只要学习鱼类的发力方式,用自己的肌肉,组建出一个鱼类肌肉的发力群。
显然,这个过程,可是比元婴拟态难多了。
无论是身体的形状,还是体表的阻力,都表明,人类不适合游泳。
不过,王小强认为,自己身体的经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总感觉,动用元婴了以后,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有些虚幻。
所以,他更加的专注于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