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大卡车的车速肯定没小车快,却能对沿途的景色做更多留恋。~x/w+b!b′o¢o?k_..c/o`m,
谭文彬把一根烟送到正在开车的赵毅嘴边,点上后笑着问道:
「要回家了,外队的心情如何?」
赵毅按了两下喇叭,回答道:
「归心似箭。」
驾驶室内有双排座,李追远坐副驾驶,谭文彬和林书友坐后排。
润生不想挤在这里,他选择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后车厢。
赵毅:「对了,你们是怎么跟李大爷解释要如此仓促出门的。说要回学校期末考试?」
谭文彬:「没,是跟李大爷说九江有个实习项目。」
赵毅:「哦,了解,也确实该告诉他你们要去的地方。」
谭文彬:「不是你想的那样,出门在外,你可以不告诉长辈你在做什么,可好岁得让他清楚你在地图上的具体哪个位置。」
用老话说,就是在外头出了啥意外,在家的亲人至少能晓得烧纸时得把火盆朝向哪个方位。
赵毅:「那是我功利了,咳——我走前还特意跟李大爷告了别,说有急事要立刻赶回老家。」
林书友指了指自己脚边的两个大袋子,一个袋子装的是蜡烛,另一个袋子里则是黄纸金银元宝。
「三只眼,这就是李大爷让你带回家的南通特产?」
赵毅:「嗯啊,我跟李大爷说我妈死了。」
林书友:「..—」
谭文彬:「那看来你的童年里,父爱更重一些?」
赵毅:「也不是,主要是李大爷人很好,对我也不错,我怕我要是说我爸妈一起车祸死了,李大爷会说要跟着一起回九江帮我坐斋。」
林书友强行抿住嘴角。
赵毅:「笑呗,我都不介意,你在介意什么,别给自己戀坏了。」
林书友摇了摇头,还是在努力着,顺便弯腰给这俩红袋子打了个结。
他第一次从南通回福建老家时,带回去了不少南通特产。
南通人对自己的特产就跟做题似的,有一套固定答案,他问李大爷和彬哥,起手都是:西亭脆饼、白蒲茶干.···.
虽然,这些东西,林书友平时也没见他们吃,仿佛是为了有套土特产才有的一套土特产。
反正,林书友第二次回老家时,发现他上次带回来的特产还在家里柜子里放着,他家人也没怎么动。
说句心里话,还真不如带点蜡烛元宝回去,庙里能烧。
这时,赵毅的大哥大响起。
谭文彬帮他拿起,接听。
话筒那头传来老田头焦急的声音:
「少爷,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啊,要不是吃午饭时李大哥跟我说了,我都不知道你们已经走了!」
「嗯,已经走了。」
「少爷,这次你怎么又不带上我,我现在腿脚好了啊,少爷,我有用的!」
「老田,我这次是回去处理家事。」
「那不正好么,我也是九江赵的人啊,少爷!」
「你算个哪门子的赵家人,你又不姓赵。」
话筒那边沉默了一会儿,响起老田头委屈的声音:
「少爷,你不能两次都用一样的借口不带我。」
「老田,你的任务是在家看好刘金霞她们家仁女人,若是有什么异常,及时通知我,
这很重要,知道么?」
「好的,少爷,我明白了。」
「嗯,挂了。」
车行江边,前往汽渡口。
可以看见,江上有很多艘工程船,岸上也有很多施工人员。
赵毅问道:「这是在做什么?」
林书友:「在施工。」
赵毅回头看了一眼林书友,没说话。
谭文彬:「在做疏浚吧。」
赵毅:「疏浚?堵了么?」
谭文彬舔了舔嘴唇,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
副驾驶上的李追远开口道:「疏浚挖深。水运行业有句俗语,叫一寸水深一寸金,水越深,其上可通行的船舶吨位也就越大。」
赵毅:「所以为了这个,就得挖江?这得是多大的工程。」
李追远:「这件事,几十年来一直在做,未来几年,疏浚治理的力度还会进一步加大。水运成本非常低,只要治理得好,海船就能直接开进来,相当于给js省内造出了两岸合计近八百公里的海岸线,把内陆江河港变为海港。」
赵毅:「壮壮,阿友,你们和姓李的上的是同一所大学?」
李追远:「有些东西,他们只是没精力看。」
赵毅:「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