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446章 制药坊

第446章 制药坊

,这回哥俩总算是明白了。

曲绍扬带兵在外头打仗,过年都没回家,那时候战事正吃紧,倭国军队在旅顺、大连等地烧杀抢掠。

伙计们不敢回老家探望,自然就没人给曲海兄弟三个送东西送信。

所以,那兄弟仨,还以为曲绍扬他们在这边,也出事了呢。

“行啊,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往后就在这边安家,好好过日子吧。

我今天跟你四嫂商议过了,想安排你去参园支应着,你看行不行?

参园那头,往后打算要大力发展,可能还要弄个鹿场,养点儿梅鹿、香獐子啥的。

你过去熟悉一阵子,正好把你小嫂子替回来。”曲绍扬给弟弟倒上了酒,并询问曲福的意见。

“行,都听四哥的,四哥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曲福今天去找曲江,经曲江指点,也明白现在的处境。

既然来投奔曲绍扬了,那就得哥哥咋安排,他就咋办。

以曲绍扬的脾气,只要曲福听话,好好当差办事,肯定亏不了他。

所以,曲绍扬这么问的时候,曲福半点儿都没犹豫,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看老五态度挺好,曲绍扬点点头,就这样,哥仨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聊到了挺晚。

第二天上午,曲绍扬安排了人,把曲福送去参园。

至于曲福家俩孩子,就留在家里,由陈氏照顾,陈秀芸特地拨过去四个丫头、俩婆子,专门帮忙照看四个孩子。

那四个孩子在曲家,吃穿用度等,全都跟振邦他们一样。

曲绍扬还委托方行文,给那四个孩子也都起了名儿。

曲河家那俩,叫曲振全、曲振生,曲福家那俩,叫曲振庆、曲振义。

至此,曲家三兄弟和后代都在东北。曲老抠儿也没啥心思,不再念叨着回老家,什么祭祖、修坟、修族谱的事儿,也都不再提了。

陈秀芸跟洋人几次谈判,最终敲定双方合作。

对方帮助购买制药机器,包括粉碎、浸泡、过滤、提纯、压制等等全套的设备,生产出来的药品,按照约定的价格,卖给他们。

之后,陈秀芸在临江城中,选定一处地方,打算建制药坊。

同时,还贴出告示,招十五到二十岁,学习能力不错的年轻男女,统一进行培训,将来在制药坊工作。

培训学习期间,也给开工钱,还管一天两顿饭。消息一出,好多人都来报名。

陈秀芸把何远志请过来,让他帮忙,又把身边的白芷白薇几个丫头,也派过去,给那些人培训制药操作等相关常识。

陈秀芸那头忙着,曲绍扬也没得闲。

一边监督着县衙、县城建造进度,一边上奏朝廷,请求东边道地带更多地方开放垦荒,用比较优惠的条件,吸引招揽流民。

四月初七,吉林将军长顺,因病去职,清廷命延茂为署吉林将军。

四月末,清廷派遣使臣前往彼得堡密谈,李鸿章在沙俄的贿赂和威逼之下,与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

沙俄以共同防日为名,获得了在东北修筑东清大铁道的筑路权。

到八月,《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签订。

消息传出来,国内轰动,不少清国商人和官员,主动请缨,要求承办铁路,不希望大清与沙俄合办。

然而合同已经签了,再反对也没用。

六月,安东县大东沟一带大雨滂沱、海潮暴涨、民房被冲、伤亡惨重。

海城、盖平和没沟营一带,也遭暴雨袭击,泛滥成灾。

大东沟一带灾情严重,张锡銮命曲绍扬率兵前去,维护治安,救济灾民,以防洪灾过后,有土匪等趁火打劫。

同时,上奏朝廷,准予免除当地税赋,令百姓休养生息,不致流离失所。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