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k~s¢w·.\c¢o¨m_罗耀国突然嗯咳一声,似乎下了极大的决心:“‘潜龙’型一号舰‘天京号’在哪?”
丁汝昌一怔:“刚刚成海试,但还没有正式入役,官兵磨合不足……”
“够用了。”罗耀国顿了顿,然后将手指猛地划过印度洋,“令其突入印度洋破交!胡德若放任不管,大英帝国的海上生命线将血流成河;若分兵追剿……”他猛地敲向马六甲海峡,“我南洋舰队就能趁机夺取制海权!”
石达开倒吸凉气:“2万吨的巨舰单独行动?太冒险了!”
“本就是赌局。”罗耀国冷笑,“英国佬赌我们不敢拿国宝当诱饵,我偏要反其道而行!”
他知道历史上,第三帝国的海军就曾经干过类似的事情,他们的“俾斯麦”号就曾经大胆突入大西洋,还打沉了“胡德”号,但结果可不太美妙不过现在英国人可没有航母,他们要围剿“天京”就只有出动战列舰编队!而标准排水量近2万吨的“天京”号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肯定不会有危险的
1883年10月20日,爪哇岛泗水港。
夜幕笼罩着这座南洋第二大的海军基地,港内灯火稀疏,只有几艘巡逻艇的探照灯偶尔扫过漆黑的水面。停泊在3号码头的“天京”号战列舰如同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19800吨的庞大舰体在月光下朦朦胧胧。
舰长罗新华站在飞桥上,目光扫过甲板上忙碌的水兵。四座双联280毫米主炮塔已经完成了最后的校准,炮管在夜色中微微上扬,仿佛随时准备喷吐死亡。
“报告舰长,‘靖远’号已就位!”副官快步走来,压低声音道,“王管带说,随时可以出发。”
罗新华点点头,望向不远处同样熄灯隐蔽的“靖远”号装甲巡洋舰。这艘拥有210毫米主炮的装巡将作为“天京”号的护卫舰,一同执行这次危险的破交任务——虽然罗耀国的意思是让“天京”号单独出击,但是南洋舰队提督吉庆元可不敢让罗大世子单独冒险,所以就派出了“靖远”号,还让邓世昌登上“靖远”号担任舰长和罗新华搭档。
“传令各舱,准备启航。”罗新华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航向东南,目标——龙目海峡!”
三胀式蒸汽机低沉的轰鸣在“天京”号舰体内回荡,烟囱喷出的煤烟被刻意控制在最低限度。巨大的铁锚缓缓升起,带起浑浊的海水。两艘战舰如同幽灵般滑出港口,消失在夜色中。
10月22日,龙目海峡。
狭窄的海峡两侧,陡峭的悬崖如同天然的屏障,将“天京”号和“靖远”号的航迹隐藏在阴影中。罗新华站在舰桥上,望远镜扫过两岸——没有灯光,没有信号,只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响。
“舰长,过了龙目海峡,就是印度洋了。”航海长低声提醒。
罗新华深吸一口气:“18节航速,航向正西!”
“天京”号的蒸汽轮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航速迅速攀升至18节。舰艏劈开蔚蓝的印度洋海水,在身后留下长长的白色航迹。
10月24日,苏门答腊岛以南80海里。
“发现飞艇!”瞭望哨的喊声突然刺破平静。
罗新华猛地举起望远镜——东南方的云层中,一个模糊的轮廓正缓缓移动。那是一艘英国海军的“猎隼”级侦查飞艇,艇身涂着灰蓝色迷彩,几乎与天空融为一体。
“如果现在有一架飞机就好了”罗新华放下望远镜,“全速规避!左满舵!”
“天京”号庞大的身躯剧烈倾斜,蒸汽轮机嘶吼着催动螺旋桨,试图甩开空中的眼睛。但飞艇已经发现了他们,正调整航向,紧紧咬住不放。
“舰长,要不要开火?”炮术长急切地问道。
罗新华摇头:“距离太远,命中率太低,反而会暴露我们的火力配置。”他转向通讯官,“发报‘靖远’号,保持编队,全速向西!”
同一时刻,“猎隼”级飞艇上。
英国观察员汤姆死死盯着下方的两艘战舰,手中的铅笔在素描板上飞速勾勒。
“记录!”他大声喊道,“发现太平军战舰两艘!一艘疑似‘海龙二型’战列舰,一艘‘靖远级’装甲巡洋舰!航向正西,速度约18节!”
飞艇驾驶员紧张地操纵着方向舵:“要不要靠近点?”
“不!”邓肯厉声制止,“‘靖远’号上的88毫米炮能打飞艇!保持距离,继续跟踪!”
他迅速完成素描,将图纸塞进信筒,绑在军用信鸽腿上。
“快!飞回新加坡!”
信鸽振翅高飞,朝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10月25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