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条ins。
很好理解,如果哥们不要脸一点,一天刷一条,一年都能轻松进账1.8亿欧。
这还踢毛球?
直接回家天天直播打csgo得了!
而且说句实话
一条ins100万美金还真不算很多,因为沈倦现在的ins推广报价就是90万刀。
阿联酋显然是做过调查的。
现在ins粉丝过亿的那几个明星大网红和巨星级运动员差不多都是这个价位。
只能说只要粉丝足够多,知名度足够高,只要想赚刀乐,多的是变现渠道。
纯艺人收入是一回事。
副业收入则是另一回事。
不怪他看不上内娱的三瓜两枣,实在是混成国际一线巨星后,来钱实在太快。
就算在限薪前,那动辄一两亿的天价片酬在他这个级别的艺人面前也不够看。
甚至如果不是考虑到影响不好,容易被某些网友骂罕见,被打成资本主义的走狗,而且不能太早享受,为了更远大的目标得学会延迟满足,他现在说不定都已经向C罗看齐,把游艇别墅飞机全备齐了!
但沈倦在国内还是说自己没钱。
毕竟财不露白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总不能来一句我的私人飞机和游艇都是人民的,我只是拥有24小时使用权吧?限薪令出台后,一线演员辛辛苦苦拍完一整部戏的收入只够他发两三条ins。
随随便便发十条ins给别人的品牌做下推广,就顶得上内娱次顶一整年的收入。
甚至只要他火力全开,在商务代言和社媒推广这块像电商主播那样来者不拒、荤素不忌,利用自己的粉丝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猛猛收割家人们的钱包,其他一线大腕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他一年的钱!
什么引发全网热议,惊掉大伙下巴的爽子1.6亿天价片酬.在他这里屁都不是!
这些话说出去实在招人仇恨。
再加上福布斯那种统计明星收入的数据网站,也不会统计社媒推广这块的收入。
所以直接扮猪吃虎就完事。
毕竟比起年少有为的富豪,他还是更想让大家更多地记住他艺人歌手的身份。
这才是他的发展方向。
他从始至终都很纯粹。
伦敦,这个深受北大西洋暖流与西风眷恋的城市,有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今年秋天,雨水似乎格外眷恋这里,铅灰色的云层沉甸甸地压在城市上空,细密的雨丝如银线般从云层的缝隙间坠落,编织出一张无边无际的雨幕,街头巷尾,满是行色匆匆的路人在街道上快速穿梭。
沈羽洁独自待在书店里躲雨。
耳机里随机播放到了《孤雏》。
仍未熄灭的手机屏幕里,显示的是一段大约发生在一个半小时前的聊天记录:
【沈倦哥!不好了!下雨啦!】
【没带伞吗?】
【带伞的话就不会跟你说了】
【淋了雨吗?】
【淋了一点,外套湿了】
【那怎么办?我现在还走不开,而且看你刚才给我发的位置离我这还挺远的。】
【其实也没关系,我刚好可以在书店里看会儿书,说不定过一会儿雨就停了。】
【嗯,那就有事再联系吧。】
【嗯嗯嗯!】
来到伦敦之前,怀着马上就能见到沈倦的心情,远比想象中得还要兴奋激动。
但来到伦敦之后,反而有些失望。
这里的街景和她在国内生活的地方的确有很多不同,的确有很浓厚的历史气息。
但并没有想象中得那么好。
没有儿时滤镜带给她的观感那么好。
尤其是这糟糕的天气。
说下雨就下雨。
害得她连伞都没带。
而且最关键的是:
沈倦哥明天要开演唱会,可他今天下午才抵达伦敦,所以正在抓紧时间彩排。
这也就导致了她只能独自在伦敦游玩。
唉.要是我不会英语就好了。
要是我不会英语,估计就不会壮着胆子独自离开酒店,在异国他乡citywalk,估计就不会信了路人的鬼话,觉得今天不会下雨,估计这会儿就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大雨逼得躲进书店,搁这胡思乱想了吧.
把脸埋进温暖的衣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