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的这一番话,虽然语气温和,态度和蔼,但听在萧芷茵的耳中,却不亚于晴天霹雳一般。±o?白]马??书%¨院_;t \&?已?发?)?布>最?新`章·(节|
她愣了半晌,这才郑重其事的向李重润行了个礼。
“殿下,臣妾明白了,真正的爱民如子,不是高高在上的将他们当做奴仆与工具,而是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处境去思考问题。”
李重点头道:“荀子曰: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所以,人和人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饿了就要吃饭,冷了就要穿衣,劳动之后想休息,趋利避害,没有什么区别。”
停顿了一下,李重润接着说:“墨子也曾经说过: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所以,我们要对有利的事情大加鼓励,除掉有害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为天下做事。
宦官一事,在孤看来,就是天下之害,这件事会造成百姓受苦,亲人分离,我自然是要除掉这个陋习的。”
“可是,”萧芷茵虽然理解了李重润的想法,但心中仍然还有疑惑,接着问李重润道:“殿下,宦官一事,古已有之,若是我们吴王府不用宦官,那些需要重力的话,谁来干呢?”
李重润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那些事情,寻常男子干不了吗?”
听到李重这么说,萧芷茵顿时大惊失色:“殿下,这怎么可以?
后宅之中,多为女眷,若是将寻常男子招入后宅,出现了秽乱宫闱之事如何是好?”
“所以,”李重润的语气有些加重说道:“昔日秦始皇,修建阿房宫,遮天蔽日三百里,宫中的女子数万人,而真正见过始皇帝的,能有几个?
正所谓一入宫门深似海,孤只身一人,又能宠爱多少人?”
说到这里,李重润忽然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首《上阳白发人》,他看向萧芷茵,微微叹了口气。?0?4?7^0-w·h′l/y..~c!o-m¨
“孤在长安的时候,有一日偶然到了上阳宫,曾听过一首诗篇,今日与萧妃分享一番吧: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高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武后遥侧目。.第^一^看-书?网` `追?最.新_章^节_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永徽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这是一首白居易所写,关于上阳宫中一位年老色衰妃子万年凄凉的诗篇。
在诗篇中,白居易讥讽了所谓的浩荡皇恩,其实只是后宫女子悲惨的命运。
诗人通过对上阳女子一生遭遇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帝王流淫无耻,摧残无辜女性的罪恶行径。
死寂的宫中,没有春光,没有生气,没有豪华喧闹,没有轻歌曼舞,整个上阳宫就是封建帝王设置的监狱和坟墓。
入宫十六,而今六十。妙龄少女变成白发老妇,四十来年苦度韶光。
次八旬是对往事的追忆,重现发如花似玉的妙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