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这是朕的大唐 > 第171章 这笔买卖赚麻了

第171章 这笔买卖赚麻了

“老板娘,你来了?”

张文新看到马芳媛走进茶室,脸上的神色更加得意,他将手中的条幅拿起来,摇头晃脑的念着:“大江东去,浪淘尽”

一首词念完,张文新得意洋洋的说:“如何,邵王殿下果然是才华卓越,胸怀广阔,有天子之姿,你们不知道吧?

如今整个江南道,其实已经暗中依附了邵王殿下。¢1/3/x′i`a/o?s/h\u?o`..c?o!m*

有朝一日”

“贤弟,休要胡言乱语。”旁边那个年轻人看到张文新口无遮拦,连忙开口喝止他。

李重看到张文新如此做派,也不点破他,只是拱了拱手:“在下李?,长安人士,不知这位兄台怎么称呼?”

“原来是李兄,”那名青年文士连忙起身道:“在下张九龄,字子寿,岭南道韶关人士。

“啊?”李重听到对方的话,顿时愣住了,“张曲江?”

张九龄脸上的神色顿时比李重润更加诧异:“李兄知道我?”

李重润知道自己说漏嘴了,因为他说的是张九龄成名之后的外号。

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咸鱼墈书罔 已发布蕞新漳結

在唐玄宗一朝,他因为才华卓越,成为宰相,后因遭到李林甫的诬陷而被流放,在他当宰相的时候,被称为张曲江或者文献公。

“兄台弱冠之年中举,”李重回忆了一下自己看过的史籍,连忙自圆其说道:“在下不才与兄同期参加乡试,但却名落孙山,但兄之文名,弟如雷贯耳。

“原来如此”张九龄点了点头道:“既然是同期会试,你我也算同年,我观弟器宇轩昂,日后前途必不可限量,弟勿要妄自菲薄。”

“是是是”李重润看到自己终于圆了回来,张九龄不疑有他,连忙说道:“多谢兄台教诲,不知此次来到金陵所为何事啊?”

张九龄虽然少年老成,但终究也是个少年郎,听到李重润这么问,不免有些踌躇满志道:“兄此次是进京赴进士考,这才途径金陵,金陵刺史乃是我的伯父,我受父亲命顺路前来探视。”

这就对了,李重润心中暗想,张九龄就是今年登进士第,为考功郎沈?期所赏识。被授予校书郎官职的。

不行,李重润心里暗暗思索,张九龄此人,文才卓越,直言敢谏,且能力出众。

他做宰相之时,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精武晓说旺 更芯醉筷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这样的人,我应该如何才能让他落入我的彀中呢?

张九龄此时,看着眼前的李润正在发呆,却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只以为他羡慕自己刚满弱冠之年,便能参加进士考试,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李兄”张文新的呼唤将李重润从思绪中叫了回来,“你为何发呆啊?”

张文新也以为李重润是被张九龄的文才所震撼,有些得意的问道。

“哦,”李重回过神来,看到面前两人,都是面带得意之色,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张九龄,以文章诗词见长,历史上,现在的宰相张说,在得罪了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被贬岭南时,读到他的文章,都大为赞许。

李重润知道,要想让张九龄信服自己,还要用诗词文章来征服他,于是,李重润面带些许仰慕的看着张九龄道:“我对张兄仰慕已久,刚才听闻张兄要去长安赶考,心中竟然得了一首诗作,因此便失魂落魄。”

“你还会写诗?念来听听!”

张文新有些鄙夷的看着李润,他的心中一直对马芳媛有些想法,但是总是没有机会,今日却看见马芳媛与李重润相伴而来,自然对李重润产生了敌意。

“哦?”张九龄却是喜欢诗词的人,听了李重润的话,顿时也来了兴趣。

“《送张曲江赴京赶考》”李重润先是念了个诗名,张九龄闻言,连忙拱手致谢。

在这个年代,一旦对方以你的名字为题做事,这便是天大的情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