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上清决》一共分为炼体习武、炼气修神、炼器术法、洛书堪舆、八卦易经五个部分。
李重润拿在手中,看了半天,以他的古文造诣,这一部帛书对于他来说不异于天书,无奈之下,他将帛书再次收到怀中。 一行人走走停停,中午随便吃了几口干粮,到了傍晚的时候,来到一个叫做棣花的镇子。 这个镇的历史极其悠久,早在春秋时期,棣花镇便是从关中通往吴楚之地必经之路商於古道上的重镇。 这里也是李重润穿越前,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老家,因为盛产棣棠花而得名。 当地政府将这里打造成为陕西著名的旅游景区棣花古镇,李重润假期的时候,曾经和同学一起在这里住过几天。 整个古镇只有一条主要街道叫做清风街,丹江从古镇外流淌而过,在镇子的北边形成了一片湿地,湿地里长满了荷花。 古镇上有一座法性寺,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和尚皇帝梁武帝萧衍大型佛教时修建的。 虽然棣花镇内都是客栈,但客栈内人多眼杂,为了安全起见,在苏无名的建议下,李重润决定晚上在法性寺借宿一宿。 收下了苏无名递上去的银子,法性寺的知客僧眉开眼笑的将众人领到寺庙后面的一个小院。 院子名叫般若院,院门口站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各位施主,贫僧乃是本寺的住持圆通,欢迎各位施主莅临本寺,不知各位是因何事途经我们棣花镇啊?” “圆通法师,我等来自于江夏,此次是陪着我家小郎君去长安科举。 谁料此次我们小郎君不慎失手,我们准备先回江夏,等下次科举的时候再来长安。” “原来是如此,”圆通住持点了点头,“各位早些休息,再过半个时辰便是本寺的晚斋,到时各位是去斋堂还是让小沙弥送来啊?” 说话的时候,卢凌风牵着马车来到般若院的门口,一撩门帘,萧芷茵与马芳媛款款走下马车。 原本正在与李重润谈笑风生的圆通大和尚,突然看到车上走下来的这两个千娇百媚的小娇娘,顿时一怔,眼中闪过一抹光芒。 随后,瞬间的工夫,他的神色便恢复如常,仍然是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 寒暄了几句,圆通住持带着知客僧便离开了。 卢凌风卸下拉扯的挽马,将马车安置在院子里,又解开两匹驽马身上的鞍具,将四匹马牵到马棚里,又给它们喂了些草料,这才回到般若院。 李重润等四人围坐在院子中的石桌旁,卢凌风找了个凳子坐下,马芳媛连忙去给他端来一杯茶。 五个人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过不了多久,知客僧端着一个托盘,送来五份斋饭。 法性寺为他们五人准备的斋饭是麦饭,这是关中一带很古老的一种吃食。 将芹菜切成小段,用小麦粉包裹起来,放在陶甑里蒸熟。 在里面浇一些香醋,撒一把盐巴,将小葱、蒜末搁在上面。 最后用烧热的麻油泼在上面,入口的感觉酸、咸、鲜、香、辣,让人回味无穷。 “好香啊!”马芳媛欢呼雀跃的端起面前的碗,拿起竹箸吃起来。 其他的几个人也不客气,各自端起面前的麦饭大快朵颐。 萧芷茵和马芳媛吃的还算斯文,李重润、苏无名和卢凌风三人却如同风卷残云一般,将碗中的麦饭刨进自己的嘴里。 转瞬之间,三人面前的麦饭被吃的一干二净,李重润还意犹未尽的唆了一下筷子。 萧芷茵看到李重润眼巴巴盯着自己的眼神,莞尔一笑,“郎君,妾身吃不了这么多。”说着话,将手中的饭碗递给了李重润。 “殿下,萧姑娘,你们二人虽然郎情妾意,但能不能不要这样,我这个孤寡老人心里好疼啊!” 苏无名假装嗔怪,用谐挪的眼光在二人身上扫来扫去。 “哎呀,我怎么有些头晕?”马芳媛突然捂着自己的脑袋,眼神迷离的看着其他几个人。 “糟糕!”苏无名立刻站起身来,用手指扣着自己的喉咙就要去厕所催吐。 他刚站起身,跌跌撞撞的没走几步,噗通一声就扑倒在地上。 随后,萧芷茵和马芳媛同时趴在了上,没过多长时间,头晕目眩的李重润也趴在桌上。 卢凌风早就明白饭菜里有猫腻,连忙运起内力想要抵挡,可最终还是向后一仰栽倒在地上。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工夫,那个前来送饭菜的知客僧贼头贼脑的从般若院的门外露出了一双眼睛。 “申通,情况如何了?”法性寺住持圆通的声音从知客僧身后传来。 “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