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赵公子的大名是如雷贯耳啊!老衲就算是在这个藏经阁之中也是每时每刻都会听到的。。”
扫地僧人仍旧救治着那慕容博萧远山,但与此同时,却又用传音入密这样的方式再和赵牧交流。“这老和尚的功力当真是深不可测。就算从出生开始修炼易筋经。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吧。”鸠摩智看到扫地僧如此修为。心中是十分震撼。甚至是难以相信。他是亲自修炼过易筋经的。自然知道这东西到底有多么的难练。虽然一开始的时候进展确实十分神速。对武功的修为提升,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这毕竟只是一开始。用不了多久,情况就会急转直下。而且自己这还是一个非常有利的特殊情况。不仅同时修炼了神足经和易筋经。而且更有逍遥派的高深内功,小无相功作为辅助。这种内功作为道家最高深的内功之一。可以模仿其他功法的运转方式,自然也有辅助修炼的神奇功效了。更何况以他这些年修炼出来的成绩。他自认武学的天赋不仅不差,而且还十分强大。而易筋经,毫无疑问是少林寺之中最为高深的内功了。这个老头在少林寺的藏经阁呆了这么多年。不太可能接触到,除了少林功法以外的高深武功。看他这般模样,虽然胡子已经花白。但是也不过只有四五十岁罢了。这样的年纪,就算从娘胎里开始练,也不可能像易筋经练到如此出类拔萃的地步。只是鸠摩智又怎么会知道这《易筋经》实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修炼的方法自然不会和寻常的武功一样。。易筋经的修习的秘诀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用通俗直白的话说,就是大彻大悟。最为理想的状态自然是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必然是事半而功倍的。那就算是少林寺里的和尚们。也终归是个活人,而不是真正的罗汉降世。能够得到修炼易筋经的资格。自然是少有的得道高僧了。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的年龄也影不小了。好不容易有机会修习此上乘武学的僧侣,有怎么可能做到没有修炼武学的心思呢? 他们不仅会全心全意的投入进去。而且必定勇猛精进,以期待有所成就。毕竟习武之人。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这帮少林寺的和尚们已经是最有耐心的了。但是面对易筋经的恐怖难度,表情却只能说并不让人满意。毕竟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心无所住」这样高声而又玄妙莫测的境界,当真并非一般人能够体悟到的。只可惜这些年来少林寺的前辈高僧们并没有转过弯子。这几百年的传承下来。就算并不知道这个真相。也应该总结出一些规律了。期待你心无所想,随心所欲,练习。这易筋经的进展便会出人意料的快。反而用闭关面壁之类的方法强行要求。效果也会差到让人难以接受的程度。“大师过奖了。当年的13绝神僧,哪个人不知道啊?”赵牧笑着回话道。这扫地僧当年以一己之力学习了13手少林七十二绝技。和现在的鸠摩智一样。满脑子都是那些高深的武学秘籍,以及如何练武的说法。后来大彻大悟。放弃了修炼。在研究易筋经的时候,反而功力突飞猛涨的让人难以接受。但少林寺的住持们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他们只觉得是一时间运气爆棚而已。毕竟战斗这种东西,大部分时候并不存在硬实力。天时地利人和,这三点虽然是互相克制的关系。但本质上却是完完全全在平级的。“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没什么好提的。”扫地僧叹了一口气。像是对自己过去的无知,表达了无奈。两位大佬互相凡尔赛,这倒没有什么。但是一旁观战的鸠摩智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了。除了易筋经,他还练过大量的少林72绝技。这些东西如果不借助小无相功,可能他到现在也掌握不了几门。这扫地僧本来就是少林寺的弟子。自然不可能学得小无相功,这种投机取巧的办法。这就意味着他的十三种,七十二绝技是他一个一个自己练出来的。“这样实力的人真的存在吗?这种恐怖的天赋真是。”,鸠摩智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