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是李傕想当第二个董卓,是你王子师要当第二个董卓吧!”
刘协这话一出,王允只得下拜行礼,磕头谢罪,口称不敢。
在刘协的授意下,朝廷同意了李傕的条件,为董卓平反,同时饶恕李傕等人的罪责。
但是李傕见朝廷如此软弱,顿时生出轻视之心。
现下不光要免除自己等人的罪责,还要封赏他们的救驾之功。
刘协已经做了一次妥协,自然不在乎再做一次。
李傕封为扬武将军,郭汜封为扬烈将军,张济和樊稠加封为中郎将。
李傕此时放出口风,说自己等人已经满足,只等朝廷封赏完毕后,撤军回凉州。
刘协大喜,便命人打开宫城,准备封赏几人。
李傕等人自是不敢攻打宫城。
但是城门打开之后,李傕带军队入城,迅速将宫城内所有武装掌握。
刘协这才知道自己中了李傕的计了,但是为时已晚。
王允无奈,知道自己不容于西凉军,便一个人登上门楼。
李傕等人带人包围门楼,知道上面只有王允一人后,李傕、郭汜二人一同上楼。
李傕看到王允大声斥责道:“太师何罪,竟被你等暗害!”
王允知道今日必死,大声驳斥道:“董卓无道,作恶多端。
欺辱天子,操纵朝廷,肆虐百姓。
你等竟问我董卓何罪?
董卓之罪,罄竹难书。
我杀董卓,乃是天诛!”
郭汜直接反驳道:“太师作为,岂是你这小人能辩驳的。
太师为国家,为朝廷,做了多少事。
你们敢杀害太师,你们才是乱党、逆贼。”
王允哈哈大笑:“无论今日你二人如何解释,董卓所作所为皆有后人定夺。
青史之上,董卓之名定当遗臭万年。”
郭汜大怒,拔出刀来,准备上前杀了王允。
王允浑然不惧,继续说道:“我知今日必死,所以我特地选在这门楼之上。
等我死后,就让我在这门楼之上亲眼看着你们是如何被人消灭的!”
说完,王允纵身一跃,跳下门楼,摔个粉碎。
大汉太师,王允,以身殉国。